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词典(续上)
首尾相继
首尾相连
首尾相卫
首尾相应
首尾相援
《國語辭典》:首尾相继(首尾相繼)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jì
前后接续不断。《魏书。卷八○。侯渊传》:「贵平使其长子率众攻高阳,南青州刺史茹怀朗遣兵助之。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北齐书。卷一九。任延敬传》:「且黑獭降人,首尾相继,卿之虚实,于后何患不知。」也作「首尾相连」。
《國語辭典》:首尾相连(首尾相連)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lián
前后连贯相通。《资治通鉴。卷六二。汉纪五十四。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若布与备首尾相连,不易图也。」也作「首尾相继」。
分類:首尾相连
《國語辭典》:首尾相继(首尾相繼)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jì
前后接续不断。《魏书。卷八○。侯渊传》:「贵平使其长子率众攻高阳,南青州刺史茹怀朗遣兵助之。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北齐书。卷一九。任延敬传》:「且黑獭降人,首尾相继,卿之虚实,于后何患不知。」也作「首尾相连」。
《國語辭典》:首尾相卫(首尾相衛)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wèi
前后相互援救。《晋书。卷六七。温峤传》:「至于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也作「首尾相救」、「首尾相援」。
分類:相援援救
《國語辭典》:首尾相应(首尾相應)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互相接应。后亦指诗文头尾相互呼应、配合。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一○。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明史。卷二二○。刘应节传》:「如其不然,集兵三十万,分屯列戍,使首尾相应,此百年之利也。」也作「首尾相赴」。
《國語辭典》:首尾相应(首尾相應)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互相接应。后亦指诗文头尾相互呼应、配合。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一○。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明史。卷二二○。刘应节传》:「如其不然,集兵三十万,分屯列戍,使首尾相应,此百年之利也。」也作「首尾相赴」。
《國語辭典》:首尾相援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yuán
前后相互援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也作「首尾相救」、「首尾相卫」。
分類:前后照应
《國語辭典》:首尾相应(首尾相應)  拼音: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互相接应。后亦指诗文头尾相互呼应、配合。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一○。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明史。卷二二○。刘应节传》:「如其不然,集兵三十万,分屯列戍,使首尾相应,此百年之利也。」也作「首尾相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