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馀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馀年(餘年)  拼音:yú nián
老年、晚年。《文选。李密。陈情表》:「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金史。卷九二。徒单克宁传》:「乞归田里,以尽馀年。」也作「馀齿」。
《国语辞典》:安享馀年(安享馀年)  拼音:ān xiǎng yú nián
平安快乐地享度剩馀的年月。如:「一个人如能安享馀年,就是最大的幸福。」《隋唐演义》第八九回:「朕今竟传位于太子,听凭他亲征不亲征罢,我自与妃子退居别宫,安享馀年何如?」
《高级汉语词典》:念余年
二十多年
《漢語大詞典》:残岁(殘歲)
(1).馀年。 唐 方干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诗:“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唐 唐彦谦 《梅亭》诗:“髮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2).岁末。 宋 杨万里 《悯农》诗:“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裡闰添长。”
分類:岁末馀年
《漢語大詞典》:余齿(餘齒)
馀年。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峻:“徒欲偃仰从容,以游餘齿耳。”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二:“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餘齿。” 明 高启 《送许先生归越》诗:“乞还山林养餘齿,歌颂圣德传无疆。”
分類:馀年
《漢語大詞典》:绪年(緒年)
馀年。《亢仓子·全道》:“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绪年或可以及此。”
分類:绪年馀年
《漢語大詞典》:余华(餘華)
犹馀年。文选·潘岳〈寡妇赋〉:“终归骨兮山足,存凭託兮餘华。” 刘良 注:“餘华,餘年也。”参见“ 餘年 ”。
分類:馀年
《漢語大詞典》:余辰(餘辰)
犹馀年。宋书·王僧达传:“乞徇餘辰,以终琐运。”参见“ 餘年 ”。
分類:馀年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实也。真实者,非说二乘作佛(是迹门法华),如来久成(是本门法华),非言尔前所说为方便假说,尔前所说之圆教与法华之圆教圆体无殊也。法华玄义五曰:「成道已来,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止观辅行六曰:「遍寻法华已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