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盛饰
妆饰
饰金
饰说
饰虚
藩饰
自饰
饰身
饰让
饰伪
金饰
容饰
饰貌
非饰
尽饰
《國語辭典》:盛饰(盛飾)  拼音:shèng shì
华丽的服饰与妆扮。如:「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大家都盛饰赴宴。」
《國語辭典》:妆饰(妝飾)  拼音:zhuāng shì
1.布置或打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推过一般三辆四轮车来,车上皆要一样妆饰──此车乃是孔明在蜀中预先造下的。」《红楼梦》第七○回:「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
2.点缀、衬托的东西。《聊斋志异。卷一○。瑞云》:「媪斥去妆饰,使与婢辈伍。」《红楼梦》第五七回:「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閒妆!」
《国语辞典》:饰金(饰金)  拼音:shì jīn
用作饰物的黄金。如:「纯金条与饰金市价不同。」
《漢語大詞典》:饰说(飾説)
(1).虚饰之辞。战国策·赵策四:“ 虞卿 闻之,入见王,王以 楼缓 言告之。 虞卿 曰:‘此饰説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讔:“及 优旃 之讽漆城, 优孟 之諫葬马,并譎辞饰説,抑止昏暴。”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俗僧饰説,大非经旨。余故録其説而辨之。”
(2).虚饰其辞,托辞掩饰。汉书·夏侯胜传:“ 胜 从父子 建 字 长卿 ,自师事 胜 及 欧阳高 ,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説。”《旧唐书·郭子仪传》:“岂唯天道助顺,抑亦地形使然,此陛下所知,非臣饰説。”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巧辨饰説,言悲貌蹙,或舍其所脩,而小人是从。”
《漢語大詞典》:饰虚(飾虚)
弄虚作假。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陈懋仁》:“ 泉州 库贮,收铁甚伙,皆先后所收,不堪军器也……乃兵子饰虚,利在掊餉,不论堪否,故毁解还。”一本作“餙虚”。
分類:弄虚作假
《漢語大詞典》:藩饰(藩飾)
装饰;文饰。荀子·荣辱:“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安固耶?”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近世士多外自藩饰为声名,而内实罕能治其家。” 清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传》:“论曰:‘世之儒者,以诵説自藩饰。’”
分類:装饰文饰
《漢語大詞典》:自饰(自飾)
文饰或掩盖自己。韩非子·亡徵:“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於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文帝 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説,故遂定为嗣。”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丈夫耻自饰,衰鬚从颯白。” 清 戴震 《送巡抚毕公归西安序》:“无知人之责,不贤者不必自饰於其前;不贤者之嫉贤党不贤,亦不必巧进毁誉於其前。”
《漢語大詞典》:饰身(飾身)
犹修身。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其次者,行有过僻,志有深傲,饰身不由乎礼乐,行己不在乎是非。”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中庸论三:“盖其曰戒、曰矫、曰择、曰遵,方饰身以求,而未能拟道以参身。”
分類:修身
《漢語大詞典》:饰让(飾讓)
伪让,故为推让。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笼鸟易为恩, 屠羊 无饰让。泰阶端且平,海水本无浪。”魏书·刘裕传:“及还 建业 , 裕 进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饰让不受。” 唐 白居易 《让绢状》:“伏愿天鉴照临,知臣不是饰让。”
分類:故为推让
《國語辭典》:饰伪(飾偽)  拼音:shì wèi
掩饰作假。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行诈,为民巫祝,以取釐谢。」宋。欧阳修〈再辞转给事中劄子〉:「非敢饰伪,上烦圣聪。」
《国语辞典》:金饰(金饰)  拼音:jīn shì
1.以黄金作为装饰。《史记。卷二三。礼书》:「鲛韅弥龙。」唐。司马贞。索隐:「谓金饰衡枙为龙。」《魏书。卷二七。列传。穆崇》:「太宗亲临其丧,悲恸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
2.以黄金打造的饰物。如:金戒指、金手镯等。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某老翁途经吴趋坊,遗失手巾包一枚,内藏金饰数件。」
《國語辭典》:容饰(容飾)  拼音:róng shì
仪容装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唐。白居易〈新乐府。太行路〉:「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分類:装饰打扮
《漢語大詞典》:饰貌(飾貌)
(1).显示于仪表。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陈澔 集说:“饰貌者,礼之检於外。”
(2).装饰表面。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3).修饰容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宋 刘敞 《无为军录事参军马易简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禄者,至於迁籍损年,饰貌匿衰,以缓退休之期。”
《韵府拾遗 职韵》:非饰(非饰)
王维白鹦鹉赋慧性孤禀雅容非饰
《漢語大詞典》:尽饰(盡飾)
竭尽美饰。礼记·玉藻:“弔则袭,不尽饰也;君在则裼,尽饰也。” 陈澔 集说:“尽饰者,尽其文饰之道以为敬……君在则当以尽饰为敬。”
分類: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