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瘠馁(瘠餒)
贫困饥饿。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 刺史 檀道济 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分類:贫困饥饿
《漢語大詞典》:害饥(害饑)
感到饥饿。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我害饥也,买个蒸饼喫哩。”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眼见的千死千休,折倒的半人半鬼,为甚这思竭损的枯肠不害饥,苦懨懨一肚皮。”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羸馁(羸餒)
瘦弱饥饿。国语·楚语下:“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唐 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今僕虽羸馁,亦甘如飴矣。”
分類:瘦弱饥饿
《漢語大詞典》:压饥(壓飢)
谓吃东西缓解饥饿。 罗通 《营盘山上橘子红》:“我一面走,一面观察着那望不到边的橘林,估谋着一颗树能摘多少,够多少人吃的,打算买一些分给部队压饥。”
《漢語大詞典》:乏喂
穷乏饥饿。汉书·魏相传:“为民贫穷,发仓廪,賑乏餧。” 颜师古 注:“餧,饿也。”
分類:穷乏饥饿
《漢語大詞典》:馁疾(餒疾)
飢饿病困。《魏书·世宗纪》:“今时泽未降,春稼已旱。或有孤老馁疾,无人赡救,因以致死,暴露沟堑者, 洛阳 部尉依法棺埋。”
分類:饥饿病困
《漢語大詞典》:疲馑(疲饉)
疲乏而又饥饿。《后汉书·来歙传》:“今 西州 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财穀,则其众可集。”
分類:疲乏饥饿
《漢語大詞典》:解饿
吃些东西以消除饥饿。例如:饭还没吃,先吃块点心解饿。
《漢語大詞典》:饥枯(飢枯)
因飢饿而憔悴。 唐 王昌龄 《箜篌引》:“颜色飢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分類:饥饿憔悴
《漢語大詞典》:饥敝(飢敝)
飢饿疲敝。后汉书·庞参传:“夫拓境不寧,无益於彊;多田不耕,何救飢敝!”
分類:饥饿疲敝
《漢語大詞典》:饥仓(飢倉)
指飢饿之腹。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饮食於人日月长,精麤随分塞飢仓。”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僝(飢僝)
飢饿憔悴。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 王愷 家中藏难掘, 颜回 飢僝愁天雪。”
分類:饥饿憔悴
《漢語大詞典》:匮喂
缺粮饥饿。
分類:缺粮饥饿
《漢語大詞典》:萎喂
因饥饿而衰病。餧,同“ 馁 ”。魏书·薛真度传:“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餧,无以济之。”
分類:饥饿衰病
《漢語大詞典》:喂人
飢饿的人。荀子·臣道:“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餧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厨有腐肉,国有飢民,厩有肥马,路有餧人。”
分類: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