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鹰扬虎视(鷹揚虎視)  拼音:yīng yáng hǔ shì
形容十分威武。三国魏。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
《漢語大詞典》:鹰扬虎噬(鷹揚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阑驾上书:“ 散散 、 王士宏 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國語辭典》:望尘莫及(望塵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参见「望尘不及」条。如:「她烹调的技术实在太好了,我望尘莫及」。
《漢語大詞典》:腾飏(騰颺)
飞扬,飞升。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王子晋:“脱衣帢,服仙羽,升鵠而腾颺。”
分類:飞扬飞升
《漢語大詞典》:迤扬
1.亦作"迤扬"。
2.斜起貌。
3.回荡飞扬。
分類:回荡飞扬
《漢語大詞典》:习扬
1.飞扬,飘扬。
分類:飞扬飘扬
《国语辞典》:如入云端(如入云端)  拼音:rú rù yún duān
好像踩在云上一般。比喻心情飞扬,陶醉其中。《三侠五义》第一六回:「范宗华闻听,犹如入云端的一般,乐的他不知怎么样才好。」
《国语辞典》:黄尘滚滚(黄尘滚滚)  拼音:huáng chén gǔn gǔn
尘土飞扬,漫天黄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掇转马头向北一道烟跑,但见一路黄尘滚滚,霎时不见。」
《国语辞典》:紫陌红尘(紫陌红尘)  拼音:zǐ mò hóng chén
京师郊野的道路上尘土飞扬。形容京都道上非常热闹。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国语辞典》:土雨纷纷(土雨纷纷)  拼音:tǔ yǔ fēn fēn
尘土飞扬,纷飞如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耳边厢金鼓连天振,征云冉冉,土雨纷纷。」
《国语辞典》:扬砂走石(扬砂走石)  拼音:yáng shā zǒu shí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力威猛。也作「飞沙走石」。
《国语辞典》:暴土  拼音:bào tǔ
北平方言:(1)空中飞扬的尘土。(2)在半空中飞扬后落下的灰尘。
《漢語大詞典》:走石飞沙(走石飛沙)
石头滚动,沙子飞扬。形容风势狂暴猛烈。 元 苏彦文 《斗鹌鹑·冬景》套曲:“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西游记》第九十回:“走石飞沙神鬼怕,推林倒树虎狼惊。” 陈毅 《油山埋伏》诗:“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漢語大詞典》:凤翥龙蟠(鳳翥龍蟠)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清 纳兰性德 《扈驾西山》诗:“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 太行山 。”
《漢語大詞典》:陡乱(陡亂)
飞扬貌。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我坐在烟尘陡乱,乱七八糟的小房里,悟出我的两位同胞开手的捣乱,倒并不是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