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寒风子
韩风
喝风
鸿风
避风头
颩风
熛风
鼻风
党风
趁风凉
鷐风
莼风
屏风儿
破帆风
霉风
《漢語大詞典》:寒风子(寒風子)
见“ 寒风 ”。
《國語辭典》:寒风(寒風)  拼音:hán fēng
1.秋冬寒冷的风。晋。陆机燕歌行〉:「寒风习习落叶飞,蟋蟀在堂露盈墀。」
2.人名。古时善于相马的人。《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
《漢語大詞典》:韩风(韓風)
古人名。善相马。《淮南子·齐俗训》:“ 伯乐 、 韩风 、 秦牙 、 管青 ,所相各异,其知马一也。” 高诱 注:“四子皆古善相马者。”按,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裴松之 注引《淮南子》作“寒风”。
分類:善相相马
《國語辭典》:喝风(喝風)  拼音:hē fēng
1.形容人饥渴而没有果腹的食物。如:「登山客在深山中迷了路,喝风好几天才获救。」
2.受风寒。如:「小孩子肚子疼,常常是因为喝风啦!」
分類:东西
《漢語大詞典》:鸿风(鴻風)
谓雄健的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鸿风懿采,短笔敢陈,扬言讚时,请寄明哲!”
分類:雄健风格
《國語辭典》:避风头(避風頭)  拼音:bì fēng tóu
比喻见情势不对而躲到别的地方。如:「既然债主紧逼不舍,你还是到乡下避风头吧!」也作「避锋头」、「避锐锋」。
《漢語大詞典》:颩风
谓发狂;颠狂。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我这里轻搧,你箇颩风小状元。”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从来撒欠颩风爱恁末,敲才兀自不改动些儿个。”
分類:发狂颠狂
《國語辭典》:熛风(熛風)  拼音:biāo fēng
疾迅的风。《史记。卷二三。礼书》:「宛之钜铁施,钻如舚虿,轻利剽速,率如熛风。」
分類:迅疾
《漢語大詞典》:鼻风(鼻風)
指鼻子呼出的气。 胡祖德 《沪谚外编·薄粥嘲》:“数粒煎成一大瓯,鼻风吹起浪千秋。” 程伯钧 等《打油诗趣话·咏稀粥》:“数天煮成粥一瓯,鼻风吹起两道沟。”
分類:鼻子
《漢語大詞典》:党风(黨風)
一个政党的作风。亦特指中国共产党的作风。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陈云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趁风凉(趁風涼)
乘凉。 柴萼 《梵天庐丛录·集俗语诗》:“但愿爹娘修得好,好教树下趁风凉。”参见“ 趁凉 ”。
分類:乘凉
《漢語大詞典》:趁凉(趁涼)
亦作“ 趁凉 ”。亦作“趂凉”。
(1).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凉》诗:“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明 唐寅 《题画》之二:“长夏山邨诗兴幽,趂凉多在碧泉头。”
(2).趁凉爽之时。 宋 陆游 《秋后一日风雨》诗:“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水浒传》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 清 蒲松龄 《农桑经·农经·治茅》:“麦后耕之最妙。是时天热,宜早晚趁凉。”
《漢語大詞典》:鷐风(鷐風)
亦作“ 晨风 ”。 即鹯。
《骈字类编》:莼风(莼风)
宋 文天祥 山中 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
《漢語大詞典》:屏风儿(屏風兒)
指诏书的草稿格式。 宋 代皇帝的诏书体制不一,故翰林院吏常以片纸抄录旧作以供当值的翰林参考,称“屏风儿”。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内制名色不一,仪直时或未详其体式,故凡词头之小者,院吏必以片纸録旧作於前,谓之屏风儿。”
《漢語大詞典》:破帆风(破帆風)
即飓风。夏秋间生于海洋的暴风。 元 娄元礼 田家五行·论风:“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颶风……航海之人见此,则又名破帆风。”
《漢語大詞典》:霉风(霉風)
霉季潮湿的风。 宋 周密 《大圣乐·次施中山蒲节韵》词:“虹雨霉风,翠縈苹渚,锦翻葵径。”
分類: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