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送饭的
线断风筝
童玩
滑翔翼
撒线
断线鹞子
顶线
《漢語大詞典》:送饭的(送飯的)
放风筝的一种附加物。风筝升空后,将附加物挂在线上,随风鼓起,沿线而上。有的附有爆竹,有的附有彩饰。红楼梦第七十回:“一时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送饭的来,顽了一回。”
《國語辭典》:线断风筝(線斷風箏)  拼音:xiàn duàn fēng zhēng
比喻一去无音信。参见「断线风筝」条。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著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再教放下篮去取时,杳无踪迹。一似石沉大海,线断风筝。」
《国语辞典》:童玩  拼音:tóng wán
儿童的玩具。如陀螺、毽子、风筝等。
《国语辞典》:滑翔翼  拼音:huá xiáng yì
没有动力装置,外型与风筝类似的飞行器。构造简单,由铝架、尼龙翼等材料所构成,翼长约四点五到六公尺。可藉汽车、绳索或自山坡迎风向下奔跑等方式牵引上升,而利用气流的升降来滑翔。
《国语辞典》:撒线(撒线)  拼音:sā xiàn
为使风筝升高而将线放长。如:「再撒线,风筝就快看不见了。」
《國語辭典》:断线鹞子(斷線鷂子)  拼音:duàn xiàn yào zi
比喻一去无音信。《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落得先前受用了一番。」也作「断线风筝」、「线断风筝」。
《國語辭典》:断线风筝(斷線風箏)  拼音: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比喻一去无音信,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他儿子离家已三年了,却如同断线风筝,音讯全无。」也作「断线鹞子」、「线断风筝」。
《國語辭典》:顶线(頂線)  拼音:dǐng xiàn
使风筝平衡上升的线,成三角形。《红楼梦》第七○回:「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