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风尘物表
见“ 风尘表物 ”。
《國語辭典》:风尘表物(風塵表物)  拼音:fēng chén biǎo wù
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也作「风尘物表」、「风尘外物」。
《漢語大詞典》:风尘物表(風塵物表)
见“ 风尘表物 ”。
《國語辭典》:风尘表物(風塵表物)  拼音:fēng chén biǎo wù
超越世俗的杰出人物。《晋书。卷四三。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也作「风尘物表」、「风尘外物」。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会
谓战乱之际。 汉 班固 《答宾戏》:“彼皆躡风尘之会,履颠沛之势,据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贵。”晋书·慕容垂载记:“且 垂 犹鹰也,飢则附人,饱则高颺,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
分類:战乱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惊(風塵之驚)
见“ 风尘之警 ”。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警
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鋭,当矢石,启前行。”新唐书·马周传:“若人既劳,而用之不息,万一中国水旱,而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窃发,非徒旰食晏寝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徐州:“仅一宪臣居城中,称兵使者,而一参戎同事,所部兵止数百人,脱有风尘之警,立见瓦裂。”亦作“ 风尘之惊 ”。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諠嚣,仓黄促战。”
分類:兵乱警报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警
谓兵乱之警报和惊忧。《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鋭,当矢石,启前行。”新唐书·马周传:“若人既劳,而用之不息,万一中国水旱,而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窃发,非徒旰食晏寝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徐州:“仅一宪臣居城中,称兵使者,而一参戎同事,所部兵止数百人,脱有风尘之警,立见瓦裂。”亦作“ 风尘之惊 ”。 王闿运 《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諠嚣,仓黄促战。”
分類:兵乱警报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声(風塵之聲)
见“ 风尘之言 ”。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言(風塵之言)
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 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 风尘之声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 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 ,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分類:流言蜚语
《漢語大詞典》:风尘之言(風塵之言)
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 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 风尘之声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 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 ,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分類:流言蜚语
《國語辭典》:仆仆风尘(僕僕風塵)  拼音:pú pú fēng chén
到处奔波。形容旅途劳累。如:「他仆仆风尘,南北奔走。」也作「风尘仆仆」。
《國語辭典》:风尘仆仆(風塵僕僕)  拼音:fēng chén pú pú
形容四处奔波,旅途劳累。《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也作「仆仆风尘」。
《分类字锦》:帽隔风尘(帽隔风尘)
唐实录唐初以縠为帽隔风尘
分类:绡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