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泰颠、大颠。西周时人。周文王时贤臣,文王四友之一。尝治西土,民人悦服。后佐武王灭纣建周。
颠颉 朝代:春秋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2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从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返国,晋文公封之为大夫。文公五年,伐曹。文公以僖负羁有德于己,乃令无入其宫,且免其族。颠颉时为戎右,怒文公不赏从亡之劳而报他国之士,乃焚其宫。文公杀颠颉以徇于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人,字伯高。官左率府长史。工书,精通楷法,以草书知名,世称“草圣”。旭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时称“三绝”。相传旭醉后呼叫狂走而后下笔,故又称“张颠”。颜真卿曾学笔法于旭。怀素继承其草法,人谓“颠张狂素”,“以狂继颠”。旭亦能诗。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5?—750? 字伯高,排行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为盛唐著名草书家,性嗜酒,常醉后1叫呼狂走,而后挥毫落纸,时称“张颠”,又尊为“草圣”。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颜真卿曾两至洛阳,求教于旭,撰有《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张旭与李颀、高适相善,有诗赠答;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张怀瓘《书断》卷三、僧适之《金壶记》卷中。杜甫《饮中八仙歌》亦曾咏及。其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工书能诗。神龙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等吴越文士俱以文词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初仕为常孰尉。天宝初,官金吾长史,又曾官左率府长史。旭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又善草书,每大醉,狂叫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称“张颠”。唐文宗时,诏以旭草书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为“三绝”。《全唐诗》存诗六首。

作品评论

唐诗归
钟云:张颠印不多见,皆细润有致,乃知颠者不显粗人,粗人颠不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俗姓杨。初居罗浮山,后归潮州灵山。与韩愈友善,愈言其聪明识道理,论甚宏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禅宗僧侣,石头希迁法嗣。隐居潮州灵山。宪宗元和十三年(818),韩愈因谏迎佛骨贬至潮州,召大颠至州郡,留十数日。后欲归山,作诗偈一首辞别韩愈。韩愈另有与其书三札,真伪问题向有不同意见。《祖堂集》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一四有传。事迹另参见《韩昌黎集》卷一八《与孟尚书书》。《祖堂集》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嵯颠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
嵯颠。南诏弄栋节度王。弄栋地名。南诏别部。元和十一年。以南诏王劝龙晟不道。杀而立其弟劝利。赐姓蒙氏。太和三年。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治无状。嵯颠陷邛戎巂三州。四年。上表请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3 【介绍】: 宋澶州卫南人。太宗时为天武指挥使。淳化间权知夏州,寻受诏提辖河东缘边城池、器甲、刍粮。累官至副都部署,屡破蕃兵。真宗大中祥符初,召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领登州防御使,出任邠宁环庆路副都部署兼知邠州。坐事改知怀州。有武略,所至颇著声绩。
全宋诗
陈兴,字浪颠,义宁州(今江西修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年(一一五○)预解试。事见清道光《义宁州志》卷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惠明,华亭县普照寺僧,与道济同时。能诗,因素风颠,人称明颠。事见《夷坚三志》辛卷三,《补续高僧传》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尝住华亭普照寺。能诗。潦倒猖狂,人莫能测,谈灾福辄验。与济颠齐名,人称明颠。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济颠者。名道济。明颠者。名□明。二师。示迹同时而各郡。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明颠。济颠之颠。为尤甚。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裈形媟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曰。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年七十三示化。明颠者。潦倒猖狂。衣不蔽体。大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手弄摩铁钉。遇瓦砾拾置袖中。人诚语相向。则答以机锋。或侮之。则酬以狂言。入市。群儿争挽袖觅钱。或与之一钱两钱。或不与。喧叫语笑。衢路阗塞。人或饭之。不问远近识不识。皆凌晨而至。或受䞋。或不受䞋或反探袖出钱置几上。不谢而去。一时倭奴见之。罗拜云。曾向海中失风。得此僧幸免于死。且能诗。或持菖蒲索题。随口云。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与济颠实未相识。偶遇于朱泾。目之曰咦。济颠赠之诗曰。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二颠俱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今属广东)人。与赵必𤩪为友。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上。
全粤诗·卷四九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人。赵必𤩪之友。事见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上。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季元初,萍海四方,止杭之玛瑙寺。善草书,喜画葡萄,世号温葡萄。事见《珊瑚网》卷三一引龙惕子题识。今录诗三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嘉兴华亭人,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善草书。作水墨葡萄自成一家,其枝叶皆草书法,世号“温葡萄”,时贵贽金求之不可得。性嗜酒,好短衣,佯狂于市。宋末住杭州玛瑙寺。
元诗纪事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华亭人。宋亡,出家住杭之玛瑙寺。
槜李诗系·卷三十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归子,桐乡屠甸村寂照寺僧也。又常居杭州玛瑙寺,善画葡萄,枝蔓皆合草书法。时写诗文于上。性嗜酒,豪饮不羁。然杨总统饮以酒,则不一沾唇。见辄骂曰:“掘坟贼。”时鲜于伯机得怪松一株,移值斋前,呼为支离叟。日观时过之,醉即抱支离叟,或歌或泣,每索汤浴。伯机必躬进澡豆云。尝在朱宣慰家作画题一诗。朱虽武夫,雅敬日观,轩然笑曰:“我果会卖芦柴和尚知我厚酬之见。”《尧山堂外纪》广平宋无赠日观诗云:“玉山道人苍壁立,胸潴万斛松煤汁。吐作千年古怪藤,犹带西湖烟雨湿。元气淋漓草木活,太阴菌蠢虫蛇蛰。须萦翠雾瘦蛟走,睛抉玄珠黑龙泣。神剜鬼刻字崛奇,水精火齐光陆离。天魔擎来青帝宝,鲸波涌出珊瑚枝。墨花酣春马乳涨,醉梦渴想西凉婆。风窗秋疑蠹叶语,露架夜忆虬柯垂。须臾掩卷何所见,月落庭空无影时。”句曲张雨诗云:“日观一饮西凉酒,解写葡萄绝代无。请师截断葛藤路,还我黑月摩尼珠。”钱唐马臻诗云:“老衲抟空无,混沌为之辟。拔得天地根,不假雨露力。寒藤挂鬼眼,累累冷光碧。骊龙亦惊猜,夜半风霆急。”浦城杨载诗云:“日观作葡萄,电扫无踪迹。谁于故纸上,点缀辨墨笔。西天十万里,来往仅瞬息。败阙固不小,遗下履一只。”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宋亡。又有玛瑙寺颠僧。豪饮不羁。往往出愤世语。善𦘕葡萄枝蔓虬。结写诗文于上。寓意深远。杨总统。以名酒啖之。终不濡唇。见辄骂曰。掘坟贼。
七颠八倒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正直一路?师曰:七颠八倒。」又如《五灯会元》卷八「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七颠八倒。」后俗语中多运用。或谓混乱不堪。如《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或指晕头转向。如明·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得七颠八倒。」 (李明权)
二种颠倒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为世,界谓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颠倒者,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名世界颠倒。
众生颠倒
【三藏法数】
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世界颠倒
【三藏法数】
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为世,界谓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颠倒者,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名世界颠倒。
颠无明
【三藏法数】
谓人无所明了,而于正法起邪倒见,如常计无常,乐计非乐等,是名颠无明。
不颠倒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度生,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菩萨了知我、人等相本来皆空,无能度者,是名不颠倒心。(我、人者,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上强立主宰,名我;复计为人,名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