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颠颉
张旭(世称 吴中四士、张颠、醉旭 别称 颠张 字 伯高 行第 九 )
僧怀素(世称 醉僧、颠师、醉素 字 藏真 钱 )
僧大颠( 杨 )
嵯颠( 蒙 )
陈兴(字 浪颠 )
释惠明(世称 明颠 道济、□明 )
释觉真(号 半颠 )
释子温(别称 温日观、玛瑙颠 字 仲言 号 日观、知非子、温葡萄、知归子 )
米芾(别称 颠米、米狂、阿章 黻 字 元章 号 鹿门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世称 米襄阳、米南宫、米颠 )
释道济(别称 书记禅师、方圆叟 李 字 湖隐 世称 济颠、济公活佛 道济、惠明 )
释本真(号 月湖半颠 )
周颠
陈仕俊(字 哲卿 号 云颠 )
其它辞典
太颠(别称 泰颠、大颠 )颠颉
张旭(世称 吴中四士、张颠、醉旭 别称 颠张 字 伯高 行第 九 )
僧怀素(世称 醉僧、颠师、醉素 字 藏真 钱 )
僧大颠( 杨 )
嵯颠( 蒙 )
陈兴(字 浪颠 )
释惠明(世称 明颠 道济、□明 )
释觉真(号 半颠 )
释子温(别称 温日观、玛瑙颠 字 仲言 号 日观、知非子、温葡萄、知归子 )
米芾(别称 颠米、米狂、阿章 黻 字 元章 号 鹿门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世称 米襄阳、米南宫、米颠 )
释道济(别称 书记禅师、方圆叟 李 字 湖隐 世称 济颠、济公活佛 道济、惠明 )
释本真(号 月湖半颠 )
周颠
陈仕俊(字 哲卿 号 云颠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泰颠、大颠。西周时人。周文王时贤臣,文王四友之一。尝治西土,民人悦服。后佐武王灭纣建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2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从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返国,晋文公封之为大夫。文公五年,伐曹。文公以僖负羁有德于己,乃令无入其宫,且免其族。颠颉时为戎右,怒文公不赏从亡之劳而报他国之士,乃焚其宫。文公杀颠颉以徇于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人,字伯高。官左率府长史。工书,精通楷法,以草书知名,世称“草圣”。旭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时称“三绝”。相传旭醉后呼叫狂走而后下笔,故又称“张颠”。颜真卿曾学笔法于旭。怀素继承其草法,人谓“颠张狂素”,“以狂继颠”。旭亦能诗。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5?—750? 字伯高,排行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张旭为盛唐著名草书家,性嗜酒,常醉后1叫呼狂走,而后挥毫落纸,时称“张颠”,又尊为“草圣”。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颜真卿曾两至洛阳,求教于旭,撰有《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张旭与李颀、高适相善,有诗赠答;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张怀瓘《书断》卷三、僧适之《金壶记》卷中。杜甫《饮中八仙歌》亦曾咏及。其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唐诗汇评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工书能诗。神龙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等吴越文士俱以文词杨名京师,合称“吴中四士”。初仕为常孰尉。天宝初,官金吾长史,又曾官左率府长史。旭嗜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又善草书,每大醉,狂叫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称“张颠”。唐文宗时,诏以旭草书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为“三绝”。《全唐诗》存诗六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85 【介绍】: 唐僧。长沙人,字藏真。俗姓钱。以善狂草出名。尝于故里广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所居曰“绿天庵”。嗜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变化多端而法度具备。晚年趋于平淡。其弃笔堆积,埋山下曰笔冢。前人评其狂草承张旭而有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有《自叙》、《苦笋》等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 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幼出家为僧。喜草书。家贫无纸,乃广种芭蕉,以其叶练字,书艺大进。肃宗时,为吏部尚陟所赏。代宗大历初。曾至广州谒岭南节度使徐浩。后又入京,求见当时名公,以求进益。颜真卿、张渭、戴叔伦、钱起等,皆作诗文称赏其草书。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以后。《全唐文》卷四三三有陆羽撰《僧怀素传》,《宣和书谱》卷一九亦有传,事迹另参见《唐才子传》卷三及其传世诸帖。其草书今存10余帖,笔势圆转飞扬,狂纵放逸,与张旭齐名,世有“颠张狂素”之目。《全唐诗》存诗2首,然小传则误为法名相同之唐初律僧。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3 【介绍】: 宋澶州卫南人。太宗时为天武指挥使。淳化间权知夏州,寻受诏提辖河东缘边城池、器甲、刍粮。累官至副都部署,屡破蕃兵。真宗大中祥符初,召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领登州防御使,出任邠宁环庆路副都部署兼知邠州。坐事改知怀州。有武略,所至颇著声绩。全宋诗
陈兴,字浪颠,义宁州(今江西修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年(一一五○)预解试。事见清道光《义宁州志》卷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惠明,华亭县普照寺僧,与道济同时。能诗,因素风颠,人称明颠。事见《夷坚三志》辛卷三,《补续高僧传》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尝住华亭普照寺。能诗。潦倒猖狂,人莫能测,谈灾福辄验。与济颠齐名,人称明颠。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济颠者。名道济。明颠者。名□明。二师。示迹同时而各郡。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明颠。济颠之颠。为尤甚。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裈形媟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曰。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年七十三示化。明颠者。潦倒猖狂。衣不蔽体。大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手弄摩铁钉。遇瓦砾拾置袖中。人诚语相向。则答以机锋。或侮之。则酬以狂言。入市。群儿争挽袖觅钱。或与之一钱两钱。或不与。喧叫语笑。衢路阗塞。人或饭之。不问远近识不识。皆凌晨而至。或受䞋。或不受䞋或反探袖出钱置几上。不谢而去。一时倭奴见之。罗拜云。曾向海中失风。得此僧幸免于死。且能诗。或持菖蒲索题。随口云。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与济颠实未相识。偶遇于朱泾。目之曰咦。济颠赠之诗曰。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二颠俱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今属广东)人。与赵必𤩪为友。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上。全粤诗·卷四九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人。赵必𤩪之友。事见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上。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季元初,萍海四方,止杭之玛瑙寺。善草书,喜画葡萄,世号温葡萄。事见《珊瑚网》卷三一引龙惕子题识。今录诗三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嘉兴华亭人,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非子。善草书。作水墨葡萄自成一家,其枝叶皆草书法,世号“温葡萄”,时贵贽金求之不可得。性嗜酒,好短衣,佯狂于市。宋末住杭州玛瑙寺。元诗纪事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华亭人。宋亡,出家住杭之玛瑙寺。槜李诗系·卷三十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又号知归子,桐乡屠甸村寂照寺僧也。又常居杭州玛瑙寺,善画葡萄,枝蔓皆合草书法。时写诗文于上。性嗜酒,豪饮不羁。然杨总统饮以酒,则不一沾唇。见辄骂曰:“掘坟贼。”时鲜于伯机得怪松一株,移值斋前,呼为支离叟。日观时过之,醉即抱支离叟,或歌或泣,每索汤浴。伯机必躬进澡豆云。尝在朱宣慰家作画题一诗。朱虽武夫,雅敬日观,轩然笑曰:“我果会卖芦柴和尚知我厚酬之见。”《尧山堂外纪》广平宋无赠日观诗云:“玉山道人苍壁立,胸潴万斛松煤汁。吐作千年古怪藤,犹带西湖烟雨湿。元气淋漓草木活,太阴菌蠢虫蛇蛰。须萦翠雾瘦蛟走,睛抉玄珠黑龙泣。神剜鬼刻字崛奇,水精火齐光陆离。天魔擎来青帝宝,鲸波涌出珊瑚枝。墨花酣春马乳涨,醉梦渴想西凉婆。风窗秋疑蠹叶语,露架夜忆虬柯垂。须臾掩卷何所见,月落庭空无影时。”句曲张雨诗云:“日观一饮西凉酒,解写葡萄绝代无。请师截断葛藤路,还我黑月摩尼珠。”钱唐马臻诗云:“老衲抟空无,混沌为之辟。拔得天地根,不假雨露力。寒藤挂鬼眼,累累冷光碧。骊龙亦惊猜,夜半风霆急。”浦城杨载诗云:“日观作葡萄,电扫无踪迹。谁于故纸上,点缀辨墨笔。西天十万里,来往仅瞬息。败阙固不小,遗下履一只。”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宋亡。又有玛瑙寺颠僧。豪饮不羁。往往出愤世语。善𦘕葡萄枝蔓虬。结写诗文于上。寓意深远。杨总统。以名酒啖之。终不濡唇。见辄骂曰。掘坟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1—1107 【介绍】: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全宋诗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襄阳、丹徒。宋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四大家。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涟水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知无为军。徽宗崇宁间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大观元年,出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宝晋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辑有《宝晋英光集》,后人续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事见《宝晋山林集拾遗》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米芾诗,以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宝晋英光集》(八卷,简称四库本)、清咸丰《涉闻梓旧》本(八卷,补遗一卷,简称涉闻本)、日本河山亥本《宝晋英光集》(六卷,补遗四卷,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简称河山本),并据补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米芾(1051-1109) 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太原人,徙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世称米南宫、米颠。能诗文,善书画,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有《宝晋英光集》辑本。朱孝臧集其词为《宝晋长短句》一卷。全宋文·卷二五九七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芾或作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后徙襄阳,故世称米襄阳。因定居丹徒(今江苏镇江),故《宋史》称为吴人。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踰年复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大观元年卒,年五十七。芾为文奇险,不蹈前人轨辙。擅书画,精鉴裁。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山水画师法董源,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著有《宝晋英光集》、《画史》、《书史》、《砚史》、《海岳题跋》、《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见蔡肇《米海岳先生墓志铭》(《清河书画舫》卷九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或1148—1209 【介绍】: 宋僧。台州天台人,俗姓李,字湖隐。年十八就杭州灵隐寺落发出家,狂嗜酒肉,人称济颠,或称方圆叟,后世俗称济公。复居净慈寺,火发寺毁,行化诸地。相传屡显神通,事迹甚多。宁宗嘉定初坐逝,葬虎跑塔中。全宋诗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净慈寺志》卷一九),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 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六○六三
道济(一一三七——一二○九),字湖隐,号方圆叟,俗姓李,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幼生宦室,年十八依杭州灵隐寺佛海禅师出家。为人放荡不拘,破裈袒裎,饮酒食肉,浮沉市井,人称济颠。以是为灵隐所逐,入杭州南屏山净慈寺为书记。浪游数十年,足迹几半天下。嘉定二年卒,年七十三(一云年六十,又云绍兴十八年生)。后世称为济公活佛。有文十馀篇传世,后人编次为《济祖师文集》。见释居涧《北涧集》所载《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补续高僧传》卷一九,《敕建净慈寺志》卷一○。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济颠者。名道济。明颠者。名惠明。二师。示迹同时而各郡。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明颠。济颠之颠。为尤甚。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裈形媟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曰。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年七十三示化。明颠者。潦倒猖狂。衣不蔽体。大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手弄摩铁钉。遇瓦砾拾置袖中。人诚语相向。则答以机锋。或侮之。则酬以狂言。入市。群儿争挽袖觅钱。或与之一钱两钱。或不与。喧叫语笑。衢路阗塞。人或饭之。不问远近识不识。皆凌晨而至。或受䞋。或不受䞋或反探袖出钱置几上。不谢而去。一时倭奴见之。罗拜云。曾向海中失风。得此僧幸免于死。且能诗。或持菖蒲索题。随口云。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与济颠实未相识。偶遇于朱泾。目之曰咦。济颠赠之诗曰。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二颠俱南宋。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四
书记禅师。出浙东天台李氏贵族。名道济。母梦吞日而孕。娩时红光烛室。国清本禅师。以为法中之宝。摩顶而谶之。济年十八。走灵隐。见瞎堂远公。远即为济斩发。未逾年。神悟绝伦。远为印可。然济性狂简。出入僧堂。每大言忤众。众以济犯规。白远。远曰。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自后常出冷泉亭。与少年扑跤。或狂歌酒肆。或去呼猿洞。引猿同翻觔斗。或携荤酒。污看经处。主事复白远。远惟以颠僧保护之。是以呼为济颠云。远公殁。济之颠酒愈甚。寺不容住。遂挂搭净慈。净慈德辉长老。奇济行履。以书记延之。然终不能忍酒。净慈之众。亦短济于辉前。辉之曲护亦如瞎堂。书记常私游十六听朝官之门。毛陈二太尉。日以香醪馈之。人不敢非。书记醉则赋诗千百言。言超意表。识者尚之。一晚醉卧十里松寺。主令人扶归。憨睡厨下。初夜分忽起绕廊。狂呼火发。众以为颠。中夜罗汉堂琉璃火。延幡脚寺燬。辉公乃留偈。承光化去。书记遂请嵩少林主方丈。嵩之贤书记亦如辉公。书记则曲设灵机。而梦感朝廷。不二载。万础千楹。顿还旧观。又以两廊影壁未就。欲达临安新任王安抚而成之。嵩止曰。不可。我闻王公微时。常投斋僧寺。业被寺僧所卖。王公怒。题寺壁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今凡见僧皆恨。汝干之可得耶。众亦阻之。书记笑而唯。径投府前。值王公升堂。书记则探头引望。王公大怒。令阴执拟笞之。书记曰。吾乃净慈书记济颠僧也。有段因缘。惟阁下能省。特来计较耳。公亦微闻济颠诗酒之名。意稍解。书记遂以王公昔年题壁事。造妙语讽之。王公大笑。留济公。宿内衙。济公徐以影壁意扣之。王公遂捐钞三千贯。以忏前非。济公之演化无碍。约类如此。至若释结弭灾。游戏三昧。异迹饶剩。不胜述也。一日入城访旧。与张提点。饮酒赋诗。归便卧疾。嵩下安乐堂。问公。公抚榻谢曰。惭愧。乃请嵩为沈万法披剃。万法为人诚重。事公有年。公随命万法。报诸诗酒故檀。即沐浴跏趺书偈。瞑目而逝。太尉朝官俱赴净慈。诸山宿德毕集会。送者千万人。至虎跑寺前。茶毗。获无数舍利。回至净慈寺前。有二行脚僧。谒嵩曰。某甲适从六和塔过。遇济公。寄书一缄僧鞋一双。嵩大惊曰。济公终时。我以此鞋。易其敝屣。对众启缄。其辞恳切。计二百零九言。纸馀又附颂曰。看不著。错认笊篱是木杓。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断黄金索。幼年曾到雁门关。老少分明醉眼看。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是骨毛寒。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又旬馀。有钱塘差使。过天台山下。会济公。复寄来诗二首。又后五十年。有范村人。送木料于净慈。言近属济公所化。 赞曰。济公彻枢旨于瞎堂言下。遂以格外玄机。混俗同尘。或嘲风弄月。发明佛祖心宗。时不怪。以颠僧目之。幸也。及示化天下。始同称公。为不可测人。岂非末后实效光明之被于万物也。博矣。于戏鉴公生平。若非贤圣应世。求不巧尽拙。生亦不可得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建昌人,无名。朱元璋克南昌,谒道左,随至南京。从征陈友谅,旋以妄言惑军心,投之江中,未死。陈友谅平,元璋遣使往庐山求之不得,疑其仙去。洪武中太祖亲撰《周颠仙人传》,纪其事。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三四
陈仕俊,字哲卿,号云颠。东莞人。五以儒士应举,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佹而复失。遂隐居不出,大放于文词。晚读书于旗峰书舍,莫知所终。著有《雪颠集》。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