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浮收勒折
浮勒
泛秩
红利
横枝儿
打抹
衬布
饶头
捞儿
奖售
《漢語大詞典》:浮收勒折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意甚决,是将奉旨浮收勒折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浙卫兵:“酌留数成以为卫所增兵造船之用,则州县之浮收勒折者,无可籍口。”亦作“ 浮收勒索 ”。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 图思德 劾 苏墧 浮收勒索,命 袁守侗 等严鞫之。”
《漢語大詞典》:浮勒
额外的勒索。 清 魏源 《筹漕篇》下:“无帮费则可无浮勒,无浮勒则民与吏懽然一家。”
分類:额外勒索
《漢語大詞典》:泛秩(汎秩)
亦作“泛秩”。 指正额外的官吏。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今之论世官者,或谓其为剩员泛秩,无与乎学校之务。”
《國語辭典》:红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业之盈馀分享给经理人或员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横枝儿(橫枝兒)  拼音:héng zhī ér
1.旁出的枝条。比喻不相干的外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诸僧众各逃生,众家眷谁瞅问,这生不相识横枝儿著紧。」
2.比喻无缘无故。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驴背上偏潇洒!著什么紧横枝儿救拔。」
《國語辭典》:打抹  拼音:dǎ mǒ
1.擦拭。《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吃毕,打抹船板乾净,才是船家在烟篷底下取出一碟萝卜干和一碗饭与牛浦吃。」
2.示意打发。《水浒传》第二一回:「你倒不撺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
3.追缴额外的酬金入官。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五:「往者衙前经历重难,皆得场务酬奖,享利过厚。其人见存者,请依新法,据分数应给钱缗外,馀利追理入官,谓之打抹。」
《國語辭典》:衬布(襯布)  拼音:chèn bù
缝制衣服时垫在衣领、两肩或裤腰等地方的布。
《國語辭典》:饶头(饒頭)  拼音:ráo tou
附带、外加的东西。如:「顾客总会跟菜贩子要一些葱、姜,算是饶头。」
《國語辭典》:捞儿(撈兒)  拼音:lāo ér
额外获取的东西。如:「今天忙了一天,也没有什么捞儿。」
分類:额外收获
《國語辭典》:奖售(獎售)  拼音:jiǎng shòu
大陆地区为鼓励出售产品而给予奖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