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纸韵》:频起(频起)
张蕴古大宝箴闻之夏王据馈频起
《漢語大詞典》:频伽(頻伽)
见“ 频伽鸟 ”。
《漢語大詞典》:频伽鸟(頻伽鳥)
鸟名。迦陵频伽的省称。此鸟鸣声清脆悦耳。佛经谓常在极乐净土。旧唐书·宪宗纪下:“ 訶陵国 遣使献 僧祗 僮及五色鸚鵡、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 大历 中, 訶陵 使者三至。 元和 八年,献 僧祇 奴四、五色鸚鵡、频伽鸟等。”亦省称“ 频伽 ”。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呈陆务观》诗之十一:“忽有仙禽发奇响,频伽来自 普陀山 。” 清 曹寅 《白杜鹃漫赋》诗之一:“频伽队里修长命,鸚鵡朝中感寄生。” 汪洋 《病中感事》:“倚仗狂吟天地窄, 白莲峯 上听频伽。”
《漢語大詞典》:频留(頻留)
一再逗留。 唐 黄滔 《旅怀》诗:“东 越 云山却思隐,西 秦 霜霰苦频留。”
分類:一再逗留
《漢語大詞典》:频行(頻行)
(1).并行。国语·楚语下:“百嘉备舍,羣神频行。” 韦昭 注:“频,并也,言并行欲求食也。”
(2).临行。 清 黄遵宪 《军中歌》:“频行手指面,败归何颜再相见。”
分類:并行
《韵府拾遗 萧韵》:频烧(频烧)
彭年词雨馀山阁洗炎嚣绛烛频烧
《韵府拾遗 养韵》:频往(频往)
刘诜诗客佳不必多地近得频往
《漢語大詞典》:频并(頻併)
犹频繁。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二:“以此数事参验,显见北虏见今兵困於小国,调发频併,民不堪命。”宋史·黄畴若传:“会旱蝗復炽…… 畴若 奏‘官吏苛刻、科役频併、赋敛繁重、刑法淹延’四事。”
分類:频繁
《韵府拾遗 贿韵》:频改(频改)
宋史真宗纪景德二年知制诰朱巽言朝廷命令不可频改自今有陈述利害更张法制者请先付有司议其可否
《漢語大詞典》:频蹙(頻蹙)
亦作“ 频顣 ”。 皱眉。孟子·縢文公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一本作“ 顰蹙 ”。易·巽“频巽,吝” 三国 魏 王弼 注:“频,频蹙不乐而穷不得已之谓也。” 宋 叶适 《财计上》:“﹝君子﹞徒从其后频蹙而议之,厉色而争之耳。”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传》:“ 赵先生 频顣曰:‘此官在 长安 暂耳,此身在乡井常也,异日作何面目相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请迴频蹙容,更躡游山屐。”
分類:皱眉王弼
《國語辭典》:频婆(頻婆)  拼音:pín pó
梧桐科「蘋婆」的别名。也称为「凤眼果」。参见「蘋婆」条。
《漢語大詞典》:频婆果(頻婆菓)
亦作“ 频婆果 ”。 源于梵语bimbara,bimba,即苹果。宋史·真宗纪:“﹝ 大中祥符 二年﹞五月乙卯,罢 韶州 献频婆菓。”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来悟道》:“他也莫点灯,我也莫放火,谁想林檎花,结个频婆果。”亦省称“ 频婆 ”、“ 频果 ”。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往常开怀是笑呵呵,絳云也似丹颊若频婆。”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植物》:“频果。﹝《羣芳谱》﹞: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须曼犹开称意花,频婆自结相思果。”
分類:源于梵语
《漢語大詞典》:频度(頻度)
梵语音译。点。指有形物组成的最小部分。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诸在形者,至小为点。白萝门书谓之频度。”
《韵府拾遗 豪韵》:频叨(频叨)
吴竞让夺礼表微臣心形陨越荒疾失图宁可重处南董之司频叨班马之列
《国语辞典》:复频(复频)  拼音:fù pín
为电话系统中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一种信号。通常用于发送被呼叫的号码,在按键式电话,其拨号键盘为4×4的矩阵,每一行使用一组高频信号,每一列使用一组低频信号,当按下一个键时就会发送一个高频加低频的正弦信号组合,交换机接收时可以针对此频率组合进行解码,以确认其所对应的按键。复频信号的速度与可靠性皆较传统的脉冲信号为高。也称为「双音复频(DTMF)」。
《漢語大詞典》:可频(可頻)
复姓。 西魏 恭帝 元年, 代 人 王雄 赐姓为 可频氏 。参阅周书·王雄传
《漢語大詞典》:频日(頻日)
谓连续多天。 唐 白居易 《宴桃源》词之三:“频日雅观幽会,打得来来越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女郎频日而过,计僕驭当疲,敢具单醪,以俟憩息。”
分類: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