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叙州宣化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知崇宁县、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官至权刑部尚书。立朝刚正,奏论时政得失,先后忤宰相史嵩之、郑清之,屡被排挤。为文有才气,著述多散佚,今存《沧洲尘缶编》。
全宋诗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历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著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为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馀。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三六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颍,号沧洲,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一云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定四年进士。历任华阳县尉,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历尚左郎官兼直舍人院,迁著作郎。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拜太常少卿,为言者论罢,知袁州。召为宗正少卿,迁起居舍人。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忤郑清之,退居湖州。起知婺州,权刑部尚书,授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卒,赠宣奉大夫。有《尘缶文集》。《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301 【介绍】: 元睢州柘城人,字济民,号秋冈。幼以才器称。世祖在潜邸,召备顾问,及即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历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治绩称最。拜监察御史,劾阿合马不法,出知沁州。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所至有惠政。卒谥文肃。有《秋冈集》。
元诗选
思济,字济民,号秋冈,柘城人。以才器见称于时辈,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备顾问。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姚枢、许衡皆器重之,除右司都事,从中书廉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迁同知高唐州,入拜监察御史,出知沁州,迁同知绍兴路总管,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调陕西汉中道按察副使,丁母忧去官。服除,授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历两淮都转运使,擢岭北湖南道廉访,改池州总管,累迁中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大德五年卒,年七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有诗集若干卷,虞伯生为之序曰:秋冈先生平生文章之出,沛如泉原之发挥,而波澜之无津;譬如风云之变化,而舒卷之无迹。孙广东廉访使允文手自校储,梓而藏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 【介绍】: 明凤阳府宿州人,徙居砀山。元末从刘福通将李喜喜入蜀。喜喜败,从明玉珍。走武昌,从陈友谅。朱元璋攻江州,率众降。鄱阳湖之战,力战有功。拔武昌,授雄武卫指挥使。破安丰,守徐州,皆有功。从徐达北伐,克元都;又从攻山西,败扩廓。封颍川侯。伐蜀之役,自秦陇取阶、文,破成都论功第一。复从征沙漠,平云南,进封颍国公。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后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颖之。弘治十八年进士。初官给事中。正德初,父巡抚都御史高铨被刘瑾所诬下狱。汸请以身代,疏词迫切,事得雪。官至南京光禄寺少卿。一说汸为给事中时,劾治六十一人,至劾其父高铨以媚刘瑾,遂不齿于人。
维基
高汸,字颍之,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军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初年,官兵科给事中。其父高铨因得罪刘瑾下狱,高汸请以身代。刘瑾伏诛,父亲得以雪冤。高汸最后官至南京光禄寺少卿。
党以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钧州人,字守衡,号颍东。正德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屡裁抑太监诸常例,权阉怒而竟无可奈何。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顺、永、蓟等处,北边稍安。嘉靖十八年致仕。万历初卒,年八十余。
维基
党以平。字守衡,河南钧州(今禹州)人,进士出身。正德五年(1510年)考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登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中,参与左顺门事件,被廷杖。嘉靖十二年八月(1533年9月),担任浙江左布政使。官终右副都御史,在任职御史时,直言劾奏,不徇私情,后辞官归里。终年八十三岁。赐诏祭文中有“乡称人瑞,国为典型”。

人物简介

维基
曾大吉(1494年—?年),字子脩,号颍坡,河南省开封府陈州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二甲第五十八名进士。刑部观政。
刘世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庐州府英山人,字颍生。由贡生历任庐陵、宛平县丞,升新河知县,超擢山东按察佥事,未至任。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克北京,世芳哀痛死。

人物简介

琴志楼诗集卷十一
怀宁人,字颍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三原人,字颍川,号鹤汀。乾隆举人,官安塞教谕。工诗古文,精篆书。有《鹤汀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叔颖,一字叔音,号颖园。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乾隆间官至工部尚书。工书画,善水墨花卉。诗为王士禛激赏。有《静思斋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俞兆晟,字叔颍,海盐人。康熙丙戌进士,改庶吉士,官至户部侍郎。
清诗别裁集
字叔颍,浙江海盐人。康熙丙戌进士,官内阁学士。○公视学江左时,诸生进谒,相接如先生弟子,论文行外,兼及诗品画理,以二者皆公所长也。清风和气,至今犹想慕之。
维基
俞兆晟,字叔颖,一字叔音,号颖园,浙江海盐人。清朝进士、官员、诗人、书画家。俞兆晟是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历任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学士、江南学政、翰林院侍读等职务。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儿子俞鸿图(时任河南学政)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泄漏考题贿卖秀才,俞兆晟被革职。俞兆晟工书画,善画水墨花卉。俞兆晟的诗受到王士禛激赏。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俞兆晟在担任翰林院编修时,曾为北京广通寺《敕建广通寺碑记》撰文。《乾隆淮安府志》卷二十六《坛庙·寺观》记载:“湛真寺在淮北里,旧名绍隆,僧益轮于康熙二十五年改建。海宁俞兆晟有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01 【介绍】: 清汉军旗人,字子颍,号思堂、海愚。乾隆二十七年举人。由知县历官至两淮盐运使。刘海峰弟子,又承其父副都统龙翰家学,工画能诗,画孤松怪石有逸气,诗豪放自喜。在扬州创设梅花书院,扶植文教。有《海愚诗草》、《昆弥拾悟诗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朱孝纯,字子颍,号思堂,一号海愚,汉军旗人。乾隆壬午举人,历官两淮盐运使。有《海愚诗草》、《昆弥拾悟诗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
张秉锐,字颍叔,号石农,丹徒人。乾隆己酉进士,官济宁知州。与兄秉钧合编《萱寿堂同怀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林之望(1811年—1884年),字伯颍,亦字远村,清代安徽省凤阳府怀远县人。为清季末叶本县重要历史名人、诗人、高级官员之一。祖籍福建莆田,明末因避沿海倭寇之乱而迁至凤阳,后迁至怀远。数代书香门第,所谓“九龙世泽”。祖父晋奎公,以萃科官贵州司马,品学兼优,素为乡里称颂,文章锦绣,收载《本朝百二名家集》,事迹见诸《皇朝经世文编·循吏传》,著有《洗蓬仙馆诗·文集》等。父名士佑,庠生,淡泊明志,隐逸不仕,生平著有《绵汾潇湘诗赋》等。
维基
林之望(1811年—1884年),字伯颖,又字远村,安徽省怀远县城关屾河街人。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