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青颅(青颅)
潘岳射雉赋欣余志之精锐拟青颅而点项驰乔林鹡鸰诗金睛玉爪绀尾青颅电瞥机骇火 风趋
《漢語大詞典》:彘颅(彘顱)
见“ 彘首 ”。
《漢語大詞典》:彘首
亦称“ 彘卢 ”。亦称“ 彘颅 ”。 草名。又名天名精。尔雅·释草“茢薽,豕首” 郭璞 注引《本草》:“彘卢,一名蟾蠩兰。”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鴈齿、糜舌、牛脣、彘首。”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天名精乃天蔓菁之讹也。其气如豕彘,故有豕首、彘颅之名。”
《漢語大詞典》:髑颅
即髑髅,指死人的头。 清 黄景仁 《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西来妖慧曳长尾,髑髗夜走沥龙髓。”参见“ 髑髏 ”。
分類:死人
《國語辭典》:髑髅(髑髏)  拼音:dú lóu
死人的头骨。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也称为「骷髅」。
《漢語大詞典》:当颅(當顱)
见“ 当卢 ”。
《國語辭典》:当卢(當盧)  拼音:dāng lú
1.卖酒。《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也作「当垆」、「当垆」。
2.古代马头部的饰物。形式不一,较常见的是一种中部略圆,一端延长,一端分出两角的形式。
《韵府拾遗 虞韵》:蒙颅(蒙颅)
王世贞沈慅女丑蒙颅以相蛊
《韵府拾遗 霰韵》:颅箭(颅箭)
李濂战城南乐府颅箭无人取惟有蚋蚁围
《漢語大詞典》:颅颡(顱顙)
额头。后汉书·百官志五“太傅但曰傅” 南朝 梁 刘昭 注:“岂有割脛致腹,取骨肉以增头,剗背露骨,剥膏腴以裨頷,而谓颅顙魁岸,可得比寿 松 晋 ,喉咽拥肿,必能长生久视哉?”
分類:额头
《漢語大詞典》:确颅(确顱)
谓马额生有白毛。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良马则……飞兔褭斯,常驪紫燕,丰鬒确颅,龙身鵠颈。”参见“ 的卢 ”。
分類:白毛
《國語辭典》:的卢(的盧)  拼音:dì lú
一种烈性快马。额有白毛或白斑,一般认为是不祥之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相马经》:「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也作「的颅」。
《骈字类编》:千颅(千颅)
陆龟蒙渔具沪诗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注沪今谓之簖
《漢語大詞典》:髡颅(髡顱)
亦作“髠颅”。 剃去头发,光头。 明 邵璨 《香囊记·起兵》:“皤皤娑娑,髠颅扰扰舞番童;络络绎绎,搥髻纷纷走胡妇。”
分類:头发光头
《國語辭典》:圆颅方趾(圓顱方趾)  拼音:yuán lú fāng zhǐ
人皆头圆足方,故用以代称人类。也作「方趾圆颅」。
《高级汉语词典》:挣额颅
修饰头面
《骈字类编》:兔颅(兔颅)
孙楚鹰赋高鬐兔颅
《漢語大詞典》:秃颅(秃顱)
犹秃头。亦指和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庵僧 慈明 甚夸西南一带峯岫,不减 石笋矼 ,有‘秃颅朝天’、‘ 达摩 面壁’诸名。”
分類:秃头
《分类字锦》:头颅可知(头颅可知)
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抽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不如早去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