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终须
无须
也须
相须
须发
便须
长须
髭须
只须
须要
须鬓
白须
须得
须防
时须
《国语辞典》:终须(终须)  拼音:zhōng xū
最后必然。《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我两人,下半世也够吃用了,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分类:最后必然
《國語辭典》:无须(無須)  拼音:wú xū
不必、不用。《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善候何颜色,如其不悦,无须多陈。」《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其人曰:『此无须踟蹰。某不过欲抽小数于内兄,于将军锱铢无所望。』」也作「无须乎」。
《國語辭典》:也须(也須)  拼音:yě xū
1.也应该。如:「就算你有事不能来,也须知会一声啊!」
2.曾经。《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昨夜也须告过公公得知,丈夫无端卖我,我自去对爹娘说知。」
分類:应该应当
《漢語大詞典》:相须(相須)
(1).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毛 传:“风雨相感,朋友相须。” 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人禀气於天,气成而形立,形命相须,以致终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 谢觉哉 《不惑集·冷和热》:“冷和热是相需为用的,是统一性的对立面。”
(2).相互等待。汉书·王莽传中:“羣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 长安 ,前后毋相须。” 颜师古 注:“须,待也。”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宋 叶适 《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诗:“燕鸿不相须,进趣自求便。”
《國語辭典》:须发(鬚髮)  拼音:xū fǎ
胡子和头发。《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
《国语辞典》:便须(便须)  拼音:biàn xū
就该。如:「要想成功,便须努力。」《旧唐书。卷一七○。列传。裴度》:「过河之后,却退不得,便须进击,方见成功。」
分类:列传裴度
《漢語大詞典》:长须(長鬚)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分類:长须男仆
《國語辭典》:髭须(髭鬚)  拼音:zī xū
生在嘴边的短毛。《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下颏上真个一根髭须也不曾生,且是标致。」《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
分類:髭须胡子
《国语辞典》:只须(只须)  拼音:zhǐ xū
只要。如:「只须照著说明书做,就可以把模型组装起来。」《镜花缘》第一三回:「渔翁道:『多也不要。只须百金,也就够了。』」
分类:只须只要
《國語辭典》:须要(須要)  拼音:xū yào
必须。《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漢語大詞典》:须鬓(鬚鬢)
胡须和鬓发。晋书·王献之传:“ 魏 时 陵云殿 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 韦仲将 悬橙书之。比讫,鬚鬢尽白,裁餘气息。” 宋 孔平仲 《送谢仲规致仕》诗:“公年五十餘,鬚鬢黑如漆。” 清 厉鹗 《过嘉兴》诗:“只除鬚鬢改,何处不依然。”
分類:胡须鬓发
《漢語大詞典》:白须(白鬚)
见“ 白鬚 ”。
亦作“ 白须 ”。 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 唐 元稹 《西归绝句》之十:“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鬚。” 宋 苏轼 《赠黄山人》诗:“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一本作“ 白鬚 ”。 宋 陆游 《一年老一年》诗:“平生常笑 愚公 愚,欲栽堕齿染白须。”一本作“ 白鬚 ”。 牛放 《鄂尔多斯草原》:“老牧人,白发连着白须,静静地呷着奶茶。”
《漢語大詞典》:须得(須得)
定要。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朔 《木棉花》:“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
分類:定要
《韵府拾遗 阳韵》:须防(须防)
杜甫诗翅在青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骈字类编》:时须(时须)
宋 陆游 病中戏书三首 其二 微疾饯馀灾,时须药裹开。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 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
分类: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