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顶门火(頂門火)
方言。指已经推入枪膛的子弹。 刘白羽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二:“把手榴弹盖揭开,枪上刺刀,顶门火准备好……听我的命令,叫冲就冲,叫打就打呀!”参见“ 顶门子 ”。
《國語辭典》:顶门子(頂門子)  拼音:dǐng mén zi
1.立刻。《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俺孙子儿没了,连说也合众人说声,顶门子就出,有这等的事?」
2.炮管的闩子。因将炮弹装填入炮管之后,只要推上炮闩,即完成射击准备,故称为「顶门子」。如:「射击都已准备完成,只要推上顶门子就发射。」
《漢語大詞典》:顶门立户(頂門立户)
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吴组缃 《山洪》三:“ 三官 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浩然 《机灵鬼》:“还没成人,就叫他自己顶门立户,自己奔日子。”《民国春秋》1991年第1期:“他爱男孩,恶女孩,认为男的可接班顶门户,女的总要出嫁,是赔钱货。”
《漢語大詞典》:顶门上司(頂門上司)
犹言顶头上司。指直接管辖自己的人或机构。《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大人在营务处,是标下的顶门上司,总得求大人格外照应。”
《漢語大詞典》:顶门上一针(頂門上一針)
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击中要害而能使人警醒的言论或举动。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 朱文公 告 陈同父 云:‘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气血麄豪,却一点使不着也。’此论於 同父 ,何谓顶门上一针矣。”亦省作“ 顶门一针 ”、“ 顶门一鍼 ”。 宋 刘克庄 《题毋惰赵公辞执政恩数简》:“吾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鍼,每言治乱,原於君心。” 明 卢象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顶门一针,拜此君之益多矣。”
《高级汉语词典》:顶门心  拼音:dǐng mén xīn
头顶前面的部分,囟门
《漢語大詞典》:顶门针子(頂門針子)
犹言顶门上一针。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 阳明子 言‘知行合一’,‘知行无先后’,‘知行并进’,真是 宋 儒顶门针子。”
《國語辭典》:顶门针(頂門針)  拼音:dǐng mén zhēn
1.一种针灸用的针。自患者脑门刺扎,以治疗疾病。
2.比喻使人茅塞顿开或让行事能更扼要的方法。清。李颙〈答顾宁人先生书〉:「而鞭辟近里一言,实吾人顶门针,对症药,此则必不可讳。」
《漢語大詞典》:顶门上一针(頂門上一針)
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击中要害而能使人警醒的言论或举动。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 朱文公 告 陈同父 云:‘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气血麄豪,却一点使不着也。’此论於 同父 ,何谓顶门上一针矣。”亦省作“ 顶门一针 ”、“ 顶门一鍼 ”。 宋 刘克庄 《题毋惰赵公辞执政恩数简》:“吾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鍼,每言治乱,原於君心。” 明 卢象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顶门一针,拜此君之益多矣。”
《国语辞典》:顶门棍(顶门棍)  拼音:dǐng mén gùn
闭门后在里面顶门用的棍子,以防外人侵入。比喻支持拥护某人的势力或人物。
《国语辞典》:顶门主顾(顶门主顾)  拼音:dǐng mén zhǔ gù
顶门,支持门户。顶门主顾指老主顾。《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赫家是顶门主顾,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
顶门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著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