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圣塔路淇亚(圣塔路淇亚)  拼音:shèng tǎ lù qí yà
义大利民谣。为英语santa luichia的音译。是一首著名的拿波里船歌。
《国语辞典》:莫乃耳合金  拼音:mò nǎi ěr hé jīn
镍铜合金的通称,为英语Monel的音译。含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镍,其馀大部分为铜,以及少量的铁、锰、矽、碳等。具耐蚀性与耐热性,常用作电子仪器及精密机械的材料。
《国语辞典》:哲布尊丹巴  拼音:zhé bù zūn dān bā
藏语rje ba tsun dam pa的音译。喀尔喀蒙古地区最重要的转世活佛。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觉囊派比丘多罗那他到漠北传法,为蒙古汗王尊为「哲布尊丹巴」(意为尊胜)。多罗那他圆寂后,其转世札那巴札尔成为哲布尊丹巴一世,改宗格鲁派。此转世系统至民国十三年哲布尊丹巴八世圆寂而终止。
分类:藏语音译
《国语辞典》:乌兹冲锋枪(乌兹冲锋枪)  拼音:wū zī chōng fēng qiāng
以色列所制造的九毫米冲锋枪。为英语UZI的音译。射击方式可分全自动与半自动方式。当枪托打开时,长六百四十毫米,不带匣重三点七公斤。理论射速每分钟五百至六百发,有效射程一百八十公尺。
《国语辞典》:波雷罗舞曲(波雷罗舞曲)  拼音:bō léi luó wǔ qǔ
舞曲名。西班牙一种双人舞曲。波雷罗为英语bolero的音译。此舞曲的特点为三拍子、边舞边击响板。曲分三段,除中段外,首尾各反覆一次。萧邦的第十九号作品即是有名的〈波雷罗钢琴舞曲〉。
《国语辞典》:婆薮槃豆法师传(婆薮槃豆法师传)  拼音:pó sǒu pán dòu fǎ shī zhuàn
书名。南朝陈真谛译。一卷。婆薮槃豆为梵文世亲的音译。古代北印度富娄沙富国有兄弟三人皆叫此名,但通行名称分别为无著、世亲、比邻持跋婆。本书主要是无著、世亲的传略,为研究无著和世亲的最重要史料。
《国语辞典》:普罗列塔利亚(普罗列塔利亚)  拼音:pǔ luó liè tǎ lì yà
英语proletariat的音译。也称为「普罗阶级」,即指无产阶级。
分类:英语音译
《国语辞典》:披头四合唱团(披头四合唱团)  拼音:pī tóu sì hé chàng tuán
英国摇滚乐合唱团。披头为Beatles的音译。成立于西元一九六二年,成员有四位。其成就是恢复早期摇滚乐的新鲜感和兴奋精神,并将黑人蓝调节奏乐带入白人世界。简单动人的歌词配合节奏,风靡了六十年代全世界的乐迷,无形中影响了六十年代末嬉皮运动的发展。
分类:英国音译
《国语辞典》:新艺拉玛(新艺拉玛)  拼音:xīn yì lā mǎ
一种电影的制式。为英语Cinerama的音译。其方法为利用三台同步放映机,在一宽阔的弧形银幕上各放映三分之一的画面。有六声道录放音,予人三度空间的立体感。但由于成本太高,现在所说的新艺拉玛则是按新艺综合体的变形镜头方法,用单机放映的七十毫米影片。
《国语辞典》:提婆达多(提婆达多)  拼音:tí pó dá duō
人名。梵语Devadatta的音译。意译天授或天与。释迦牟尼佛的堂弟。据说他在佛陀说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团,其后想谋得僧团的领导地位,遭到否决,乃自立门户。在佛传中,提婆达多扮演著反对释尊的角色。也译作「地婆达多」、「禘婆达多」、「调达」、「提婆达多」等。
《国语辞典》:宝丽来(宝丽来)  拼音:bǎo lì lái
一种薄而透明的人造偏光板。为英语polaroid的音译。多使用在眼镜片及车窗上。
《国语辞典》:勃露斯  拼音:bó lù sī
1.乐曲名。为蓝调音乐。参见「蓝调」条。
2.一种舞蹈。为英语Blues的音译。起源于美国南部,舞曲含有几许忧郁气氛。节奏为四分之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为前进走步、后退走步及并步。也称为「四步舞」。
《国语辞典》:波特酒  拼音:bō tè jiǔ
波特,为英语porter的音译。原义为看门人。波特酒是一种强烈、深褐色的啤酒,其意指这种酒本来是看门人在喝的。也称为「黑啤酒」。
《国语辞典》:百灵舌(百灵舌)  拼音:bǎi líng shé
一种木制的小转板。为法语planchette的音译。用手一按,能自动绘写出字或预卜忧喜,与扶乩略同,欧美各国都有。
《国语辞典》:柏青哥  拼音:bó qīng gē
弹珠台。为日文ぱちんご的音译。用弹簧弹出钢珠或玻璃珠,在特制的球盘上滚动,当珠子滚入盘上球孔时,即可获得奖品的游戏台。也称为「弹珠台」、「小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