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轰锽
朗朗上口
铿枪
惊天动地
锣鼓经
寮亮
亮彻
佛类词典
音响忍
《漢語大詞典》:轰锽(轟鍠)
象声词。形容声音响亮。 汉 蔡邕 《瞽师赋》:“抚长笛以攄愤兮,气轰鍠以横飞。”
《國語辭典》:朗朗上口  拼音: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朗,声音响亮。「朗朗上口」指诵读熟练,能顺口念出来。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浅显易懂,当时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
《漢語大詞典》:铿枪(鏗鎗)
形容音乐钟鼓及其他金属器声音响亮。礼记·乐记:“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鏗鎗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鏗鎗闛鞳,洞心骇耳。” 李善 注:“鏗鎗,钟声也。”汉书·礼乐志:“但能记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颜师古 注:“鏗鎗,金石之声也。”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却文綵之婬冶,去利剑之鏗鎗。”《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望钟鼓鏗鎗和雅音,鼓瑟也以声辽亮。”
《國語辭典》:惊天动地(驚天動地)  拼音:jīng tiān dòng dì
形容声势极大。唐。白居易 李白墓诗:「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火炮响惊天动地,施谋略巧计安排。」也作「动地惊天」。
《國語辭典》:锣鼓经(鑼鼓經)  拼音:luó gǔ jīng
中国打击乐音响的念法和读谱法的统称。依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奏法的同异,用相应的方言状声字来模拟锣鼓音响的节奏,表示单击和合击,以便口诵心记。
《漢語大詞典》:寮亮
谓声音响亮。寮,通“ 嘹 ”。《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无计恨征人,争向金风漂荡,擣衣寮亮。”
《漢語大詞典》:亮彻(亮徹)
指声音响亮清脆。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斗促织》:“又一种亦微类促织,而韵致悠扬,如金玉中出,温和亮彻,令人气平,京师人谓之金鐘儿。”
音响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之真理也。三法忍之一。(参见:三法忍)
三法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