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韬敛(韜斂)
敛藏。 明 文徵明 《太傅王文恪公传》:“晚益韜敛,以踰越为戒。” 明 唐顺之 《晋斋说并跋》:“日丽乎天而含於地,见乎南而潜乎北,故其韜敛而若无所事者,所以厚畜其力而用其壮者也。”
分類:敛藏
《高级汉语词典》:韬敛
收敛,敛藏
《骈字类编》:珠韬(珠韬)
骆宾王启跪发珠韬伏膺玉札见
殷文圭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诗
金海下
《漢語大詞典》:韬涵(韜涵)
包含;蕴蓄。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韜涵太虚,澹灧里閭。” 清 刘大櫆 《郑山子诗序》:“其胸中之所有,韜涵侵渍,既无以窥其涯涘,独其文章可传於世。”
分類:包含蕴蓄
《高级汉语词典》:韬迹
收敛形迹
《漢語大詞典》:韬迹(韜跡)
隐藏踪迹。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禪师括囊泉石,韜跡烟霞。”明史·刘基传:“ 基 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復见。其韜跡如此,然究为 惟庸 所中。”
《漢語大詞典》:韬韫(韜韞)
怀藏;蕴含。《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分類:怀藏蕴含
《骈字类编》:金韬(金韬)
隋书刘祐传开皇初为大都督封索卢县公奉诏撰兵书十卷名曰金韬上善之 王勃乾元殿颂序见璿纬下
《漢語大詞典》:伏韬
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 养由基 ,与之两矢,使射 吕錡 。中项,伏弢。以一矢復命。”国语·晋语九:“ 郑 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 韦昭 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 唐 王维 《为曹将军谢写真表》:“愿死艺於伏弢,誓杀身於鸣轂。”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臣窃愧恩深力浅,任重才疎,敢忘伏弢,益思敌愾。”
《國語辭典》:韬笔(韜筆)  拼音:tāo bǐ
藏笔而不轻易用。《晋书。卷五一。王接传》:「识智之士,钳口韬笔。」也作「韬笔」。
分類:文章
《漢語大詞典》:韬世(韜世)
谓度量大。文选·潘岳〈寡妇赋序〉:“ 乐安 任子咸 ,有韜世之量。” 李善 注:“广雅曰:韜,藏也。言度之大,包藏一世也。”
分類:度量量大
《漢語大詞典》:韬辉(韜輝)
谓不显露才华。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故乃 宋伟 、 緑珠 之好声, 文君 、 慎女 之清角,尚掩面而不前,言韜辉而耻学。”
《漢語大詞典》:韬隐(韜隱)
隐藏不露。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若用之,当令外自韜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能韜隐其质,故致全性也。”
分類:隐藏不露
《漢語大詞典》:韬采(韜采)
隐藏美丽的光泽。比喻埋没才华。隋书·炀帝纪上:“汇芳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漢語大詞典》:韬戢(韜戢)
收藏;敛藏。 前蜀 杜光庭 《罗天普告词》:“五兵韜戢,四气均调。”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今天下为一,当韜戢干戈。” 明 李东阳 《国子生潘元谨墓志铭》:“先生晚益韜戢,卜居山中。”
分類:收藏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