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典故(续上)
玄成
一曲杜韦娘
玉箫韦皋
仲将
典故
相关人物
韦玄成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附《韦贤成传》
「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

例句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严维 送李秘书往儋州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玄成负文彩,世业岂沉沦。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二首之二

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 耿湋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典故
一曲杜韦娘

相关人物
杜韦娘


《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李绅〉~38~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绅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座上赋诗曰:「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閒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典故
玉箫韦皋

相关人物
韦皋


《云溪友议》卷中〈玉箫化〉
西川韦相公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已习二经,虽兄呼于韦,恭事之礼,如父叔也。荆宝有小青衣曰玉箫,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于韦兄,玉箫亦勤于应奉。后二载,姜使君入关求官,而家累不行。韦乃易居,止头陁寺,荆宝亦时遣玉箫往彼应奉。玉箫年稍长大,因而有情。时廉使陈常侍得韦君季父书云:「侄皋久客贵州,切望发遣归觐。」廉察启缄,遗以舟楫服用。仍恐淹留,请不相见。泊舟江渚,俾篙工促行。昏暝拭泪,乃书以别荆宝。宝顷刻与玉箫俱来,既悲且喜。宝命青衣从往,韦以违觐日久,不敢俱行,乃固辞之。遂为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一首。五年既不至,玉箫乃静祷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暨八年春。玉箫叹曰:「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耳!」遂绝食而殒。姜氏悯其节操,以玉环著于中指,而同殡焉。后韦公镇蜀,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冤滥轻重之系,近三百馀人。其中一辈,五器所拘,偷视厅事,私语云:「仆射是当时韦兄也。」乃厉声曰:「仆射仆射,忆得姜家荆宝否?」韦公曰:「深忆之。」「即某是也。」公曰:「犯何罪而重羁缧?」答曰:「某辞违之后,寻以明经及第,再选清城县令。家人误爇廨舍库牌印等。」韦曰:「家人之犯,固非己尤。」便与雪冤,仍归墨绶,乃奏眉州牧。敕下,未令赴任,遣人监守,朱绂其荣,留连宾幕。属大军之后,草创事繁,经蓂荚数凋,方谓:「玉箫何在?」姜牧曰:「仆射维舟之夕,与伊留约,七载是期。逾时不至,乃绝食而殒。」因吟留赠玉环诗云:「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难解赠佳人。长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韦公闻之,益增悽叹,广修经像,以报夙心。且想念之怀,无由再会。时有祖山人者,有少翁之术,能令逝者相亲。但令府公斋戒七日。清夜,玉箫乃至,谢曰:「承仆射写经,僧佛之力,旬日便当托生。却后十二年,再为侍妾,以谢鸿恩。」临袂微笑曰:「丈夫薄情,令人死生隔矣!」后韦公陇右之功,终德宗之代,理蜀不替。是故年深,累迁中书令同平章事。天下向附,泸棘归心。因作生日,节镇所贺,皆贡珍奇。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号。观之,乃真姜氏之玉箫也,而中指有肉环隐出,不异留别之玉环也。京兆公曰:「吾乃知存殁之分,一往一来;玉箫之言,斯可验矣!」
典故
仲将

相关人物
韦诞(字仲将)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劭传》
「光禄大夫京兆韦诞。」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文章?录》曰:「诞字仲将,太仆端之子。有文才,善属辞章。……初,邯郸淳、卫卫觊及诞并善书,有名。觊孙恒撰四体书势。……其序篆书曰:『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太和中,诞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铭题皆诞书云。……』其序草书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杜氏结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韦仲将谓之草圣。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颍、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

例句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顾况 萧郸草书歌

《漢語大詞典》:玄成
汉 韦贤 于 宣帝 时代 蔡义 为丞相, 元帝 时,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见汉书·韦贤传。后借指能继承先辈相位的人。 唐 岑参 《仆射裴公挽歌》:“莫埋承相印,留着付 玄成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相公五君咏曰:‘凄凉丞相府,餘庆在 玄成 。’”
分類: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