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古代神仙。西周时南郡人。姓韦,名震。周幽王征之不出。叹世人贪恋富贵,不知养性,乃师长桑子,受其术,入崆峒山合丹,后白日升天而去。尝著道书百余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35 【介绍】: 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原为阳翟大商人,偶遇为质于赵之秦公子异人(后名子楚),视为奇货,设策使归嗣位,为秦庄襄王。任秦相,封文信侯。攻灭东周,建三川郡,又占领韩、魏上党郡,北略赵地,建太原郡。秦王政立,继任相国,尊为仲父。又攻韩、魏,建置东郡。门下食客三千,家僮万人。秦王政十年亲政后,被免职徙蜀,忧惧自杀。曾令宾客编撰《吕氏春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不韦,濮阳人,一云阳翟大贾。秦庄襄王以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始皇即位,尊为仲父,坐嫪毐事免,就封。十二年徙蜀自杀。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楚国彭城人。为楚元王傅。历相三王,至刘戊荒淫不道,作诗讽谏,遂去位,徙家于邹。卒于邹。
韦陀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奉事梵天,受持围陀论者。大日经疏二曰:「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韦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
韦纽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Vis!n!u,又作违纽天,毗纽,韦糅,毗瑟纽,毗瑟笯,毗瑟怒,毗搜纽,毗瘦纽。译曰遍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于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韦纽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馀。」广百论一曰:「违纽天,秦云遍胜天。」三论检幽钞一曰:「韦纽者,此翻为遍净。」大日经疏十七曰:「韦纽天者,自在天别名。」大日经疏五曰:「微瑟纽,旧译谓之毗纽,此即那罗延天也。」
韦将军
【佛学大辞典】
(天名)韦天将军也。
韦提
【佛学大辞典】
(人名)韦提希之略。
韦提希
【佛学大辞典】
(人名)Vaidehi,又云毗提希,吠提希。新称吠题呬弗多罗。译曰思惟,思胜,胜妙身。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法华文句二曰:「韦提希,此云思惟。」同记曰:「亦云思胜。」法华义疏二曰:「韦提希,翻为思惟,亦云四维。」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题呬弗多罗,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
韦提幽囚
【佛学大辞典】
(故事)阿阇世太子听提婆达多恶友之言,幽囚其母后韦提希于宫内。(参见:阿阇世)
韦提求净土
【佛学大辞典】
(故事)韦提既被幽囚,生厌离心,愿生于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韦提得悟
【佛学大辞典】
(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经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廓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
韦驮
【佛学大辞典】
(天名)翻译名义曰:「韦驮是符檄用徵召也,与今所称护法韦驮无涉。其护法者,盖跋阇罗波腻。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其手执金刚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经曰:「昔有国夫人,生千子,试当来成佛之次。至楼至,当第千筹。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今因状其像于伽蓝之门。」
韦驮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违陀天。婆罗门所事之天神也。慧琳师言是私建陀Skanda天之误,译曰阴天。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风水诸神,韦陀天神,及毗纽天。」大方等大云经三曰:「见事韦驮作韦驮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涅槃经七曰:「梵天,大自在天,违陀天,迦旃延天。」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违陀天,译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阴也。提婆云天也。但建违相滥,故笔家误耳。」案法华经陀罗尼品有韦陀罗鬼,韦陀罗,一作毗陀罗,起尸鬼也,韦驮天即是(见毗陀罗)。又世以韦驮天为韦天将军者,讹也。
韦驮天还佛牙
【佛学大辞典】
(传说)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云云)。」
外道韦陀论师
【三藏法数】
此外道师,说从那罗延天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一切有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一切大地,即是修福德戒场,于中一切华草及猪羊驴马等,杀害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为涅槃。(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