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兴革(興革)  拼音:xīng gé
兴造改革,除旧布新。《福惠全书。卷二六。教养部。立义冢》:「随地制宜,因时兴革。」
《漢語大詞典》:革俗
谓革除弊俗。《战国策·齐策六》:“上辅孤主,以制羣臣;下养百姓,以资説士。矫国革俗於天下,功名可立也。” 鲍彪 注:“矫革,言变其国俗。”
分類:革除除弊
《漢語大詞典》:革薄
革除薄俗。宋书·周朗沈怀文传论:“降及 宋祖 ,思反前失,虽革薄捐华,抑扬名教,而闢聪之路未启,采言之制不弘。” 清 林则徐 《批新会县林星章禀查保甲二十条》:“诚能父戒兄勉,革薄还淳,则鸦片既永远销除,而鳩民亦作新鼓舞。”
分類:革除
《漢語大詞典》:骤革(驟革)
迅速革除。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积数千年之旧习,其势固非可以骤革。”
分類:迅速革除
《漢語大詞典》:革邪
谓革除邪恶。 唐 柳宗元 《道州毁鼻亭神记》:“ 河东 薛公 ,由刑部郎中刺 道州 ,除秽革邪,敷和于下。”
分類:革除邪恶
《漢語大詞典》:议革(議革)
谋议革除、裁撤。 明 马从聘 《议举营田疏》:“俟数年之后,屯田就绪,议留议革,悉听圣裁,无所不可。” 明 郑钦 《条陈六事疏》:“先固财絀民穷,议革冗员,以省麋费。”
分類:谋议革除
《漢語大詞典》:癈痼
谓罢斥禁锢。指革除官职,不再录用。痼,通“ 錮 ”。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今其党与,幸获宽贷,各得善地,无分毫事,坐食俸禄,明德至渥也,尚何敢更俟除弃癈痼,以希望外之泽哉?”一本作“ 废痼 ”。参见“ 废錮 ”。
《國語辭典》:废锢(廢錮)  拼音:fèi gù
革除官职,终身不得再出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邵遂废锢终身。燮在职二年卒,时人感其世忠正,咸伤惜焉。」
《國語辭典》:黜华(黜華)  拼音:chù huá
排除奢华、不尚荣华。《旧唐书。卷二六。礼仪志六》:「当圣上严禋敬事之时,会相公尚古黜华之日,脱国之祀典,有乖礼文。」
分類:革除浮华
《國語辭典》:裁革  拼音:cái gé
裁撤革除,即取消之意。《红楼梦》第七四回:「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也作「裁格」。
分類:裁汰革除
《漢語大詞典》:除革
革除,废除。《天雨花》第十三回:“积年蠹吏须除革,贿赂人情切莫听。”
分類:革除废除
《漢語大詞典》:褫削
谓革除官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周琮 ﹞为三司使,亦以罪去; 李奉世 继为之,而 奉世 又謫。皆不缘三司职事,悉以他坐褫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靖康 间 俞 停废, 栋 犹以武功大夫为 浙东 副总管,遂终其身,不復褫削。”
《漢語大詞典》:申黜
报请上司予以革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饿鬼:“学官勒取重赂,始免申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曾友于:“官怒,拘 孝 等囚繫之,将行申黜。” 何垠 注:“申黜,申详斥革也。”
《漢語大詞典》:洗汰
(1).洗涤,清洗。 南朝 宋 宗炳 《又答何衡阳书》:“由此观物,我亦实觉其昭然,所以旷焉增洗汰之清也。”
(2).革除旧习。新唐书·马揔传:“ 揔 为设教令,明尝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
《漢語大詞典》:革枭(革梟)
革除枭雄。比喻讨定乱寇。 明 陈子龙 《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孚鱼在秉德,革梟来好音。怀此修文意,愧彼师武心。”
《漢語大詞典》:添革
增添和革除。《冷眼观》第二一回:“监督有监察全堂学务之权,凡属於学生应行添革的事,都可以随时便宜行事的。”
分類:增添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