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3,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面红
面奉
面生
日面
面命
垢面
正面
醉面
头面
面从
外面
石面
石面
面色
面论
《國語辭典》:面红(面紅)  拼音:miàn hóng
争吵。《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才踅了年馀,见这婆娘妆乔做样,料道不能勾上钩,也把念头休了,一味索取,两下面红了好几场,只是没有。」
分類:争吵
《漢語大詞典》:面奉
(1).当面受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延英面奉入青闈,亦选功夫亦选奇。”
(2).当面呈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闻得县君要换珠玉,小子随身带得有些,特地过来面奉与县君拣择。”
《國語辭典》:面生  拼音:miàn shēng
陌生、不熟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四五个陪他一路起身,但到泊舟所在,有些人来相头相脚,面生可疑的。」
《骈字类编》:日面
清异录服云母者成日面天肠饵钟乳者登福衢寿车
《漢語大詞典》:面命
(1).当面告语。《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定国 大惊曰:‘都未尝面命,何由便尔?此必有异。’”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二“率尔众慼出矢言”:“此九十四字,独为明顺,盖譔述之文与面命者不同也。”
(2).当面任命。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太保崔公墓志铭》:“ 宪宗皇帝 深嘉之,面命金紫,加检校职方郎中。”新唐书·沈传师传:“翰林缺承旨,次当 传师 , 穆宗 欲面命。”
《國語辭典》:垢面  拼音:gòu miàn
污秽不洁的容面。《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分類:弄脏面孔
《國語辭典》:正面  拼音:zhèng miàn
1.身体五官的那一面。亦用于指物体装饰较讲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红楼梦》第一二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2.面对面,指直接。如:「正面冲突」。《清史稿。卷三七二。关天培列传》:「十月,敌以大舰正面来攻,小舟载兵从侧乘潮扑岸,歼之于山冈。」
3.比喻具有良好趋向或发展的一面。如:「正面意义」、「正面影响」。
《漢語大詞典》:醉面
醉颜。 宋 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之六:“ 公择 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 宋 葛长庚 《十月十四夜》诗:“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参见“ 醉颜 ”。
《漢語大詞典》:醉颜(醉顔)
醉后的面色。 唐 白居易 《浔阳宴别》诗:“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 陈毅 《泗宿道中》诗:“古 邳 解鞍马,煮酒醉颜酡。”
分類:面色
《國語辭典》:头面(頭面)  拼音:tóu miàn
1.颜面。《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宋。高观国 留春令。玉清冰瘦词:「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
2.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你妹子哪里人情去,穿的哪一套衣服,戴的哪一副头面,替你妹子提领系,整钗镮。」《儒林外史》第二七回:「鲍廷玺请了两日酒,又替太太赎了些头面衣服。」
《國語辭典》:面从(面從)  拼音:miàn cóng
表面顺从而心中不赞成。《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分類:当面顺从
《國語辭典》:外面  拼音:wài miàn
外头、外部。《红楼梦》第五七回:「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方子。」《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岂知外面北风甚大,冷不可言,依旧缩了进来。」也作「外边」。
《國語辭典》:外边(外邊)  拼音:wài biān
1.外面、外头。《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红楼梦》第六三回:「说著,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也作「外面」。
2.外地。《西游记》第四四回:「你老人家想是个外边来的,不知我这里利害。」
《骈字类编》:石面
唐 杜甫 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
唐 白居易 微之重誇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唐 章孝标 上太皇先生 斸药云根断,眠花石面平。
《骈字类编》:石面(石面)
本草石面集解时珍曰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元宗天宝三载武威番和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慈州民饥乡宁县山生石脂如面可作饼饵仁宗嘉祐七年三月彭城地生面五月钟离县地生面哲宗元丰三年五月青州临煦益都石皆化面人取食之
《國語辭典》:面色  拼音:miàn sè
脸色。《文明小史》第三○回:「看他面色,又不是醉后失言的样子,不解所以然的缘故。」《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
《漢語大詞典》:面论(面論)
当面评论。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太宗 尝谓 无忌 等曰:‘朕闻主贤则臣直,人若不自知,公宜面论,攻朕得失。’”
分類:当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