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3,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刮面
王面
剺面
被面
后面
笑面
言面
半面妆
面花
面花
面谢
面授
下面
反面
面谀
《漢語大詞典》:刮面
吹面;扑面。 宋 杨万里 《兰溪解舟》诗之四:“际晚江风刮面来,晓寒已去却重回。” 清 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行四十里宋秀才士谔乃出丰馔相邀午食因纪长歌并以述连日劳役之不同也》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蓴羹。”
分類:扑面
《漢語大詞典》:王面
谓归向君王。《周礼·夏官·撢人》:“使万民和説而正王面。” 郑玄 注:“面犹乡也,使民之心晓而正乡王。”
分類:归向君王
《國語辭典》:剺面  拼音:lí miàn
以刀割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传。清河王怿传》:「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剺面者数百人。」唐。杜甫〈哀王孙〉诗:「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也作「梨面」。
分類:匈奴回鹘
《漢語大詞典》:被面
(1).加于面,满面。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宣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唐 韦绚 《戎幕闲谈·畅璀》:“其夕宰入之,令 畅 躬自扃鏁,天明持籥相迓於此, 畅 拂旦秉简,啟户见之,喜色被面而出,遥贺 畅 曰:‘官禄甚高,不足忧也。’”明史·忠义传一·吴景:“﹝ 景 ﹞率典史 张俊 迎击,手杀三贼,矢被面。” 冰心 《寄小读者》十:“浓睡之中猛然听得丐妇求乞的声音,以为母亲已被他们带去了。冷汗被面的惊坐起来,脸和唇都青了,呜咽不能成声。”
(2).棉被或夹被的正面。多以较华美的花布或丝织品为之。如:绣花被面;织锦缎被面。
《國語辭典》:后面(後面)  拼音:hòu miàn
1.人体或物体背面、靠后的部分。《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今他筑起大堤,左右又筑两城,以防巢湖后面攻击。」也作「后边」。
2.次序靠后的部分。如:「这篇文章的精彩处全在后面!」也作「后边」。
《漢語大詞典》:笑面
(1).笑容。 金 元好问 中州集·王革:“初,在 太原 作诗有‘赤心遭白眼,笑面得嗔拳’之句。”
(2).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嗔拳谚》:“ 江 淮 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村野之人,以腊末作之,不知其所谓也。《岁时记》云‘邨人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假面,作勇力之势,谓之嗔拳。今谚云:‘嗔拳不打笑面。’似本此。”
《漢語大詞典》:言面
(1).晤谈,见面交谈。 晋 王羲之 《十七帖》二:“无缘言面为叹。”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南齐书·张敬儿传:“自尔已来,与足下言面殆絶。”
(2).犹辞色。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生於言面,岂不真知轻重大丈夫哉!”
《漢語大詞典》:半面妆(半面粧)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仅饰半面以待之,帝见则大怒而出。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隐 《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 徐妃 半面粧。” 清 赵翼 《又和荆州咏古》诗之二:“怕听 项羽 重瞳败,惭对 徐妃 半面粧。”
《漢語大詞典》:面花(麪花)
(1).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 唐 李百药 《寄杨公》诗:“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契丹 鸭渌水 牛鱼鰾,製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 元 白朴 《端正好·秋香亭上正欢浓》套曲:“做一箇符脾儿挑在鬢边,做一箇面花儿铺翠缕金描,欢喜时粘在脸上。”《金瓶梅》第四十回:“﹝ 金莲 ﹞戴着两个金灯笼坠子,贴着三个面花儿。”
(2).即面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卷十:“按天黥者,当谓痘疤,即 唐 人所咏之面花也。”参见“ 面豆 ”。
麪花:木槿花的别名。 清 施鸿保 《闽杂记·面花》:“麪花即木堇花…… 汀州 人以之拌麪煎食,因呼麪花。”参见“ 木槿 ”。
《漢語大詞典》:面豆
亦作“靣豆”。 即天花。也称面痘。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先生讳 黯 ,字 希孺 ……十岁能诗,十三袖诗一通,謁 清源 牧,其首篇《咏河阳花》,时靣豆新愈。” 清 梁同书 《日贯斋涂说》:“面豆医家所谓天花,未有入诗者,此其剏见也。”参见“ 天花 ”。
分類:天花
《國語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钝齿缘。夏季开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线形,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也称为「朝槿」、「朝生」、「白水锦」。
《漢語大詞典》:面花
木槿花的别名。 清 施鸿保 《闽杂记·面花》:“麪花即木堇花…… 汀州 人以之拌麪煎食,因呼麪花。”参见“ 木槿 ”。
《國語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钝齿缘。夏季开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线形,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也称为「朝槿」、「朝生」、「白水锦」。
《漢語大詞典》:面谢(面謝)
当面道谢。 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完造》:“诸多费神,甚感,容后面谢。”
分類:当面道谢
《國語辭典》:面授  拼音:miàn shòu
当面传授或讲授。如:「面授机宜」、「空中大学除透过视讯教学外,并安排面授课程,学生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
《國語辭典》:下面  拼音:xià miàn
1.在某物之下。如:「屋檐下面有一个鸟巢。」也作「下边」。
2.次序较后的部分或位次较低的地方。如:「请就下面几个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也作「下边」。
3.部属。如:「下面已耳闻裁员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也作「下边」。
《國語辭典》:下面(下麵)  拼音:xià miàn
将面放入锅内煮熟。
《國語辭典》:反面  拼音:fǎn miàn
事物的背面。《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在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國語辭典》:面谀(面諛)  拼音:miàn yú
当面阿谀。《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分類:当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