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07,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买静求安
门静脉
漏静雕宫
龙梭静夜
大寂静妙三摩地
大开静
小开静
中间静虑
心寂静
四静虑
打静
至静
身寂静
词典(续上)
静巉巉买静求安
门静脉
漏静雕宫
龙梭静夜
佛类词典
二种寂静大寂静妙三摩地
大开静
小开静
中间静虑
心寂静
四静虑
打静
至静
身寂静
《漢語大詞典》:买静求安(買静求安)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彆口气,不论好歹,得嫁便嫁,买静求安,藏身之法,这谓之没奈何的从良。”《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你怕干碍前程,还要买静求安。”
分類:安逸
二种寂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寂静,舍离恩爱之家,避喧闹之世,闲居静处也。二、心寂静,离贪瞋痴等诸烦恼,修禅定,不起恶心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而不散乱,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静。见释氏要览下。
【佛学常见辞汇】
身寂静和心寂静。身寂静是舍家弃欲和离开喧闹的都韨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闲居,身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心寂静是杜绝贪瞋痴等诸烦恼,修习禅定以使心不散乱,意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一、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
〔二、心寂静〕,谓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
(名数)一、身寂静,舍离恩爱之家,避喧闹之世,闲居静处也。二、心寂静,离贪瞋痴等诸烦恼,修禅定,不起恶心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而不散乱,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静。见释氏要览下。
【佛学常见辞汇】
身寂静和心寂静。身寂静是舍家弃欲和离开喧闹的都韨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闲居,身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心寂静是杜绝贪瞋痴等诸烦恼,修习禅定以使心不散乱,意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一、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
〔二、心寂静〕,谓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
大寂静妙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寂定)
(术语)(参见:大寂定)
大寂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
(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
大开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开静有大小二种。(参见:开静)
(术语)开静有大小二种。(参见:开静)
小开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开静)
(术语)(参见:开静)
中间静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中间定同。
(术语)与中间定同。
心寂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
四静虑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参见:四禅定))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参见:四禅天)
(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参见:四禅定))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静虑又有诸天之别。(参见:四禅天)
打静
【佛学大辞典】
(杂语)打椎曰打静。静有南北之异义。南部之义,静是所打,即指砧。谓打砧静众也。北京之义,静是能打,即指椎。谓打椎静众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打椎止为自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
(杂语)打椎曰打静。静有南北之异义。南部之义,静是所打,即指砧。谓打砧静众也。北京之义,静是能打,即指椎。谓打椎静众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打椎止为自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
至静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极静。禅定之力极而静心也。圆觉经曰:「以静慧故證至静性。」
(杂语)又曰极静。禅定之力极而静心也。圆觉经曰:「以静慧故證至静性。」
身寂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三藏法数】
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
(术语)二种寂静之一。
【三藏法数】
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