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静室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禅定而言。智度论十七曰:「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难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作用,若置之密室,其用则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
静牌
【佛学大辞典】
(物名)坐禅牌又称静牌。静者静虑之义,梵语禅那之新译语也。见象器笺十六。
静琬
【佛学大辞典】
(人名)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刻大藏经于石,封藏于涿州白带山者。
静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驮耶演那Dhya%na,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参见:三昧)。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种定静虑((参见:四禅定))。其所生之天处,谓之四种生静虑。(参见:四禅天)
【佛学常见辞汇】
静坐思惟,亦即禅定。
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静虑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静虑也。(参见:静虑)
静虑律仪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律义)
静虑生律仪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律仪)附录。
静虑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十波罗蜜之一。
静虑律仪无表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无表色)附录。
静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安静之智慧,即空慧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又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禅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禅那Dhya%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或乐禅静者,则以礼拜为粗疏。」
杂修静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杂修有漏无漏之禅定也。杂修者以无漏之力,资有漏之定力也。五净居天为纯圣之依处,但第四禅之有漏定,不得感其果,必须以无漏定之薰力,资助有漏定也。俱舍论二十四曰:「先杂修第四,成由一念杂,为受生现乐,及遮烦恼退。」
涅槃寂静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离动亦不住静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诸定,对动得名。若住静中,又堕一边。故宜不住,双舍两非。盖三界之中,一切行业,无非三种,善恶不动三者是也。善与恶对,不出动也。动与静对,仍不出有为也。所以有为不出动静二行,动行不出善恶二业。灭恶复不著善,动业离矣。虽离于动,亦不著静,是为不住。动静同无,乃真自在。
一动不如一静
【俗语佛源】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