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4—515 【介绍】: 北魏赵郡人,字永和。李安世子。少好学,通诸经,览百家书。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征辟皆不就。卒谥贞靖处士。有《明堂制度论》。
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谧字永和,玚弟,师事孔璠,复为璠师,州再举秀才,公府辟,皆不就。延昌四年卒,谥贞静处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宋秀州崇德人,字秉忱。游太学,以上书直言遭贬,隐于孤山。朝廷召之不起,赐号悟静处士。
全宋文·卷三八一八
王衷(?——一一三五),字秉忱,秀州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游太学,以上书直言遭贬,隐于杭州孤山,修佛徒净业。朝廷召之不起,赐号悟静居士。绍兴五年八月卒。见《至元嘉禾志》卷一四,《乐邦遗稿》卷下。
《漢語大詞典》:静处(静處)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漢語大詞典》:静处(静處)
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分類:清净安静
《國語辭典》:养性(養性)  拼音:yǎng xìng
涵养天赋的善性。《淮南子。俶真》:「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镜花缘》第九七回:「道姑笑道:『我们出家人只知修行养性,那知破阵之术。』」
《國語辭典》:阿兰若(阿蘭若)  拼音:ā lán rě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为梵语Aranyaka或Aranya的音译。原指远离村落的人住处,后指一般佛教寺院。《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四:「阿兰若者,去村一拘卢舍,有僧住处。」也作「兰若」、「阿兰那」、「阿练若」、「阿练儿」。
《漢語大詞典》:丘阿
山丘的曲深僻静处。《诗·小雅·緜蛮》:“緜蛮黄鸟,止于丘阿。” 陈奂 传疏:“小鸟知止於丘之曲阿静安之处而託息焉。” 汉 王逸 《九思·逢尤》:“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漢語大詞典》:练若(練若)
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汝於先身,在此林中为练若苾芻而精勤不懈,承兹福力,为此王子。” 五代 齐己 《渚宫莫问诗》之八:“旧峯呵练若,松径接 匡庐 。”
《漢語大詞典》:幽隅
僻静处。 汉 张衡 《七辨》:“无为先生,淹在幽隅,藏声隐景,剗迹穷居。”
分類:僻静静处
《漢語大詞典》:静晦
静处韬晦。指隐退不仕。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故虽抱于愚忠,每自安于静晦。”
《国语辞典》:淡冷处(淡冷处)  拼音:dàn lěng chù
清静处、人少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正字兄,我和你先到淡冷处走走。」
分类:清静静处
《漢語大詞典》:深根宁极(深根寧極)
(1).谓深藏静处。庄子·缮性:“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寧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陈鼓应 注引 李勉 曰:“深根,谓深隐以求寧静。寧极,谓极寧静。”
(2).根柢牢固。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革命果成,取此深根寧极之政府而覆灭之,其兵力必非犹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