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东郡聊城人,字公然。光武时为小史,父隆为功曹,俱从都尉行县遇险,隆以身卫都尉,遂死;青亦被矢贯咽。太守张酺擢青为右曹。
冯青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上党人,字世威。师事李合,合卒,心丧三年。隐处山泽,不应征辟。
严青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会稽人。家贫,居山中烧炭为生。据说有神人授书一卷,乃服石髓法。青受而习之,即见左右常有人侍之。每载炭出,他人但见其船无使樯橹而自行。后入小霍山,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末人,不知其姓,字正方。汉献帝初平中客三辅。晓知星历、风角、鸟情。以青葙、芫花为食,年如五六十人,或谓已百余岁。建安十六年三辅乱,入蜀,不知所终。
侯青 朝代:前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燕武邑人,一作朝那人。前燕主慕容俊时,为将作大匠、屯骑校尉。机巧有算略,骁勇善骑射。每从征战,先登陷阵,俊常拟之为张飞。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无垢眼。罽宾国人。沈鸷有志力。以苦行自律。弘毗尼。为龟兹学者之宗。龟兹陷。避地乌缠。闻罗什在长安。欲使胜品妙味。复沾东土。弘始八年。至关中。什敬礼如师。及什弃世。即引去。游寿春。译十诵本五十八卷。最后一诵。谓明受戒法。及诸成善法事。逐其义要。改名善诵。叉后赍住石涧。开为六十一卷。最后一诵。改为毗尼诵。故今犹二名存焉。又坐夏江陵之新寺。以汉言讲演无作妙本。盛行于时。慧观习其指要。为两卷。京师传写。纸为增价。终于石涧。寿七十七。为人眼青。时号青眼律师。
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卑摩罗叉。此云无垢眼。罽宾人。沈靖有志力。出家履道苦节成务。先在龟兹弘阐律藏。四方学者竞往师之。鸠摩罗什时亦预焉。及龟兹陷没乃避地焉。顷之闻什在长安大弘经藏。又欲使毗尼胜品复洽东国。于是杖锡流沙冒险东入。以伪秦弘始八年达自关中。什以师礼敬待。叉亦以远遇欣然。及罗什弃世。叉乃出游关左。逗于寿春止石涧寺。律众云聚盛阐毗尼。罗什所译十诵本五十八卷。最后一诵谓明受戒法及诸成善法事。逐其义要名为善诵。叉后赍往石涧。开为六十一卷。最后一诵改为毗尼诵。故犹二名存焉。顷之南适江陵于辛寺夏坐开讲十诵。既通汉言善相领纳。无作妙本大阐当时。析文求理者其聚如林。明条知禁者数亦殷矣。律藏大弘叉之力也。道场慧观深括宗旨。记其所制内禁轻重。撰为二卷。送还京师。僧尼披习竞相传写。时闻者谚曰。卑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今犹行于世为后生法矣。叉养德好闲弃諠离俗。其年冬复还寿春石涧卒于寺焉。春秋七十有七。叉为人眼青。时人亦号为青眼律师。
僧昙晖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2—504 【介绍】: 南朝梁女尼。成都人。本青阳氏女,俗名白玉。幼乐修道,父母弗许。至十三岁,始从比丘尼法育出家,住长乐寺。明经论,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门徒至千数百人。
比丘尼传·卷第四
昙晖。本姓青阳。名白玉。成都人也。幼乐修道父母不许。元嘉九年有外国禅师畺良耶舍。入蜀大弘禅观。晖年十一。启母求请禅师欲咨禅法。母从之。耶舍一见。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嘱法育尼使相左右。母已许嫁于晖之姑子。出门有曰。不展馀计。育尼密迎还寺。晖深立誓愿。若我道心不遂。遂致逼迫者。当以火自焚耳。刺史甄法崇闻之。遣使迎晖。集诸纲佐及有望之民。请诸僧尼穷相难尽。法崇问曰。汝审能出家不。答曰。微愿久发特乞救济。法崇曰善。遣使语姑。姑即奉教。从法育尼出家。年始十三矣。从昱学修观行。裁得禀受。即于座末便得入定。见东方有二光明。其一如日而白。其一如月而青。即于定中立念云。白者必是菩萨道。青者声闻法。若审然者当令青者销而白光炽。即应此念。青光遂灭。白光炽满。及至起定为昱尼说。昱尼善观道闻而欢喜赞善。时同坐四十馀人莫不见叹其希有也。后婿心疑以为奸诈。相率抄取将归其家。昙晖时年十六矣。以婢使营卫不受侵逼。婿无如之何。复以诉州。刺史赏异。问畺良耶舍曰。此人根利慎勿违之。若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喜。于是解释。后于禅中自解佛性。常住大乘等义并非师受。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于是声驰远近莫不归服。宋元嘉十九年。临川王临南兖延之至镇。时年二十一。骠骑牧陕复携住南楚。男女道俗北面拥帚者千二百人。岁月稍淹思母转至。固请还乡。德行既高门徒日众。于市桥西北自营塔庙。殿堂厢廊倏忽而成。复营三寺皆悉神速。莫不叹服。称有神力焉。年八十三。天监三年而卒。初张峻随父母益州。尝忽然直往不令预知。同行宾客三十许人坐始定。便下果粽并悉时珍。刺史刘悛后尝率往亦复如之。梁宣武王尝送物使晖设百人会。本言不出临中自往。及至乃有三百僧。并王佐吏近四百人。将欲行道。遣婢来倩人下食。即遣人。唯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都无杂手力。王弥复叹之。不可量也。或有问晖者。见师生徒不过中家之产。而造作云为有若神化。何以至此耶。答云。贫道常自无居贮。若须费用役五三金而已。随复有之不知所以而然。故谈者以为有无尽藏焉。时又有花光尼。本姓鲜于。深禅妙观洞其幽微。遍览三藏傍兼百氏。尤能属文。述晖赞颂。词旨有则。不乖风雅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23 【介绍】: 北魏谯郡人,字青龙。幼坐事受宫刑,补小黄门,转中黄门。孝文帝时,与茹皓使徐兖,采召民女,累迁太府卿。胡太后临朝,除崇训太仆,封长乐县公。腾手不解书,只能署名,而奸谋有余。尝恃胡太后宠,多所干托。恨清河王怿,遂与领军元叉害怿,又废胡太后,闭于宣光殿。腾、叉里外擅权,四年之中,生杀决于其手。官至司空公。胡太后反政,追夺爵位,并发其冢。
全后魏文·卷五十五
腾字青龙,平原人,居南兖州之谯郡。孝文世,坐事受刑,补小黄门。转中黄门。太和末,进冗从仆射,宣武时历中给事,迁中尹、中常侍,加龙骧将军,拜大长秋卿、金紫光禄大夫,进太府卿。孝明即位,封开国子。灵太后临朝,除崇训太仆,加中侍中,改封长乐县公,迁卫将军、仪同三司,寻与元叉幽太后于宣光殿,进司空。正光四年卒,年六十。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大尉、冀州刺史。太后反政,夺爵发冢。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
苏玄朗,不知何许人。尝学道于句曲,得司命真秘,遂成地仙。传生于晋武帝太康时,隋文帝开皇中,来居罗浮,年已三百馀岁矣。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茅君歌》,复撰《旨道篇》、《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内视九年,道成,冲举而去云云。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清宋广业辑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四《人物志·仙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奕。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高祖践位。召拜太史丞。迁太史令。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
何澄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池州人。时称青阳孝子。其亲病日锢,俗尚鬼,病者不进药,澄粹剔股肉进。后亲没,伏于墓,哭踊无数,以毁卒。
樵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张志和之女婢名。帝赐张志和奴婢各一,志和配之为夫妇,名奴曰渔童,婢曰樵青。
诺曷钵 朝代: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 【介绍】: 唐初吐谷浑王。姓慕容氏。伏允孙,慕容顺子。太宗贞观间嗣立,时年幼,国内乱,太宗遣兵援之,封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诺曷钵入朝谢,帝以弘化公主妻之。高宗立,拜驸马都尉。既而为吐蕃所败,偕公主引数千帐走凉州,帝遣大将军苏定方平两国怨。乾封初,封青海王。咸亨元年,帝出兵攻吐蕃败,三年,吐谷浑遂为吐蕃所灭。诺曷钵又徙灵州,帝为置安乐州,任为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60—约740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字文成,自号浮休子。高宗调露进士。八次应制举,均登甲科。时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及迁学士,乃号“青钱学士”。玄宗开元中流放岭南。后任司门员外郎。其文章风行当时,并为突厥、新罗、日本所重。有《朝野佥载》、《龙筋凤髓判》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8—730 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儿时曾梦鸑鷟降于庭,祖父因以“鷟”名之。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历襄乐尉、洛阳尉、长安尉等职,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半千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故时号“青钱学士”。武后證圣(695)中,任御史。玄宗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后内迁,卒于司门员外郎(一说卒于龚州长史)。生平见新、旧《唐书·张荐传》,《朝野佥载》卷一、三、五、六,《大唐新语》卷八。鷟下笔敏速,出言诙谐,文体浮艳,大行一时,名声远播。新罗、日本等国遣使入唐,必出重金购其文。所著《朝野佥载》6卷、《龙筋凤髓判》4卷及传奇《游仙窟》,流传至今。《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句。《全唐诗外编》补诗58首。
全唐诗补逸
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补诗一卷,计五十八首。(按张鷟《游仙窟》诗共七十馀首,日本河世宁《全唐诗逸》曾选取十九首。今自《古佚小说丛刊》本《游仙窟》中将河世宁氏所未收者,悉数录出,而以彭泽汪辟疆先生《唐人小说》所载《游仙窟》诗校之)。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二
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人。儿时梦紫文大鸟。其大父曰。紫文鸑鷟也。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因以为名。调露初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凡八应举。皆甲科。再授长安尉。迁鸿胪丞。四参选。判策为铨府最。开元初为御史李全交所劾。贬岭南。刑部尚书李日知讼斥太重。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0 【介绍】: 唐僧。吉州庐陵人,俗姓刘。初见禅宗六祖慧能,深器异之。后居青原山静居寺,阐扬禅法,开青原一系,故又名青原行思。后传法于希迁。开元中圆寂,敕谥洪济大师,门徒尊为七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镭氏。庐陵安城人。幼岁出家。每群居论道。思惟嘿然后闻曹溪法席之盛。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什么来。思曰。圣谛亦不为。祖曰。又道不落阶级。思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祖将示寂。谓思曰。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苟得其人。何患不信。吾今留衣。永镇山门。以绝争端。汝当分化。无令断绝。思得记莂。住青原山净居寺。有沙弥希迁。问于六祖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谁。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兀坐。想念而已。第一座咄曰。汝师兄名行思。汝师所言寻思者。政欲使汝依附师兄。语意分明。汝何迷执。迁便礼辞祖龛。径造净居。思问曰。子何来。迁曰曹溪思曰。将得什么来。迁曰。未到曹溪亦不失。思曰。恁么用到曹溪作么。迁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问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思曰。汝今识吾否。迁曰。识又争能得。又问。和尚出岭来多少时。思曰。我却不如汝早晚离曹溪。迁曰。希迁不从曹溪来。思曰。我亦早知你去处也。迁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思问迁汝什么处来。迁曰。曹溪。思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者个么。迁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思曰。子莫曾到西天否。迁曰。若到即有也。思曰。未在更道。迁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思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当。即令迁驰书到南岳曰。汝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去。迁至彼。未呈书。便问让和尚云。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让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沈沦。不慕诸圣解脱。让休去。迁回。思问。曰。子送书达否。迁曰。信亦不通。书亦不达。思曰。作么生。迁举前语。却曰。发日蒙和尚许鈯斧子。便请。思垂一足。迁礼拜神。会来参。思问什么处来。会曰。曹溪。思曰。曹溪意旨如何。会振身而已。思曰。犹滞瓦砾在。会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否。思曰。设有与。你向什么处著。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思曰。庐陵未作么价。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众跏跗而逝。僖宗谥弘济。塔号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