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顾青红皂白(不顾青红皂白)  拼音:bù gù qīng hóng zào bái
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人不能辨别是非情由,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红楼梦》第二五回:「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银子,又有欠契,并不顾青红皂白,满口里应著,伸手先去抓了银子拽起来,然后收了欠契。」也作「不分皂白」。
《国语辞典》:不管青红皂白(不管青红皂白)  拼音:bù guǎ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比喻人不明是非情由,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红楼梦》第一五回:「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一个女儿许几家!』」也作「不分皂白」。
《國語辭典》: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青紅皁白)  拼音: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不能辨别颜色。比喻人不辨明是非情由,鲁莽做事。如:「他的东西不见了,便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我一顿。也不管究竟是被谁拿去。」也作「不分皂白」。
《國語辭典》:不分青红皂白(不分青紅皂白)  拼音: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比喻不分是非好坏即鲁莽行事。如:「他不分青红皂白,一进门就数落了我一顿。」
《國語辭典》:不问青红皂白(不問青紅皁白)  拼音: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不能辨别颜色。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红楼梦》第八○回:「也不知谁使的法子,也不问青红皂白,好歹就打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也作「不分皂白」。
《國語辭典》:不分皂白(不分皁白)  拼音:bù fēn zào bái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别是非情由,只凭一时冲动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忘」句下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西游记》第一四回:「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也作「不分青红皂白」、「不顾青红皂白」、「不管青红皂白」、「不管皂白」、「不知皂白」、「不问青红白皂」、「不问青红皂白」、「皂白不分」。
《國語辭典》:青红皂白(青紅皂白)  拼音:qīng hóng zào bái
皂,黑色。青红皂白指各种不同的颜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一眼觑定这小娘子,恨不得寻口水来吞他下肚去,那里还管炉火的青红皂白!」《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进得门来,听见一片哭声,也不晓得青红皂白,只好号啕大哭。」也作「青黄皂白」、「青红白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