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甘露王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弥陀之别称。
【佛学常见辞汇】
阿弥陀佛的别名。
十甘露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之大咒。
不死甘露
【佛学大辞典】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四种甘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种之苏陀S/uta味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诤。」此苏陀味,即甘露也。注维摩经云:「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r!ta,译曰不死。是天酒Soma也。名义集曰:「修陀,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青黄赤白之四种。瑜伽论四曰:「复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即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斗。」苏陀Suta,又为Sudha%,指苏摩Soma。修罗军与神军争神酒甘露,即苏摩,古来之说也。(参见:阿修罗)
甘露
【佛学大辞典】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甘露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佛学常见辞汇】
(喻)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众生解脱涅槃。
甘露法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甘露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甘露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注:「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谛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谛理,离生死法,名甘露灭。」宝积经六十八曰:「佛说甘露灭三毒,如阿伽陀消众毒。」大集经三十四曰:「大悲牟尼王,悲心为说法。闻已除痴爱,获甘露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甘露是形容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得涅槃而灭生死,叫做甘露灭。
甘露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门户也。即如来之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悯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又】佛大胜多与菩提达磨并化,时号二甘露门。
【佛学常见辞汇】
通达甘露涅槃的门户,即佛的真理言教。
甘露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
甘露法门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最上之法。长阿含经一曰:「吾悯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
甘露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经一曰:「于甘露界,自作證,成就游。」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的境界。
甘露鼓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妙法之声,譬如甘露之鼓也。中阿含经五十六曰:「我至波罗,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
甘露日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以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应之日名甘露日,为大善日。宿曜经下曰:「太阳直日,月与轸合;太阴直日,月与毕合;(中略)土曜直日,月与星合;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册立受灌顶法,造作寺宇,及受戒习学经法,出家修道,一切并吉。」
甘露军荼利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