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骇震
惭震
闻震
象震
电震
震迅
震摄
震骚
震愆
震激
震德
见震
哀震
川震
四震
《漢語大詞典》:骇震(駭震)
震惊。后汉书·刘表传:“初, 荆州 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魏书·王仲兴传:“ 咸阳王 禧 之出奔也,当时上下微为骇震。” 茅盾 《子夜》八:“上了几岁年纪的 冯云卿 现在觉得他的骇震迷惑的心灵不能再增加什么刺激了。”
分類:震惊
《漢語大詞典》:惭震(慚震)
亦作“慙震”。 羞惭震惊。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学谢稽古,思非沉鬱,不足以光扬盛德,髣髴一隅,顾恧芻言,伏纸慙震。”
分類:羞惭震惊
《韵府拾遗 震韵》:闻震(闻震)
易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疏初九以刚处下闻震而惧恐而致福即是有德之人
《韵府拾遗 震韵》:象震
易传六位虽殊吉凶象震进退随时各处其位无差晷刻
《国语辞典》:电震(电震)  拼音:diàn zhèn
指电力系统瞬间发生很大的变动导致电压、频率不稳的现象。严重时会造成跳电。
《漢語大詞典》:震迅
犹言迅速振兴、发挥。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纪》:“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保宗庙。”
《漢語大詞典》:震摄(震攝)
震惊,慑服。摄,通“ 慑 ”。三国志·魏志·刘放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 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威足以震摄彊寇,镇静疆埸。”
分類:震惊慑服
《漢語大詞典》:震骚(震騷)
惊乱。新唐书·韩滉传:“帝在 奉天 , 淮 汴 震骚, 滉 训士卒,分兵戍 河南 。”新唐书·冯盎传:“ 隋 季崩荡,海内震骚。”
《漢語大詞典》:震愆
惊动遭罪。《楚辞·九章·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王逸 注:“震,动也;愆,过也。言皇天不纯一其施,则万物夭伤;人君不纯一其政,则百姓震动以触罪也。” 清 方苞 《武季子哀辞》:“嗟尔生兮震愆,罹百忧兮连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省城沦陷,方域震愆。”
分類:惊动遭罪
《漢語大詞典》:震激
(1).振作激发。 宋 苏舜钦 《乞用刘石子弟》:“烈士义夫,闻之震激,人人思为陛下用也。”
(2).震动刺激。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人们有的刚刚从地上坐着的姿势立起来,身体还未平衡得好,竟被这炮声震激得吃了一大惊。”
《漢語大詞典》:震德
指太子之德。 南朝 梁简文帝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震德叶灵,年芳节淑。” 隋 王胄 《在陈释奠金石会应令》诗:“元良继体,作睿惟则。明迺离照,泽符震德。”参见“ 震位 ”。
分類:太子
《漢語大詞典》:震位
(1).指东方。语本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南朝 陈 阴铿 《闲居对雨》诗:“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 唐 湛贲 《日五色赋》:“出乎震位,焕夫皇极。”
(2).东宫,太子之宫。 隋 于仲文 《侍宴东宫应令》诗:“铜楼充震位,银牓集嘉宾。” 元 白珽 《西湖赋》:“致坤宫之孝养,据震位以生蕃。”
(3).借指太子。明史·魏元传:“且陛下富有春秋,而震位尚虚。”
《韵府拾遗 震韵》:见震(见震)
易传随震象复本曰随内象见震曰本
《韵府拾遗 震韵》:哀震
沈约安陆昭王碑文闻讣哀震感绝移时
《骈字类编》:川震
宋史乐志夫川震社亡同灵毕戒哀思靡漫异世齐驩
《骈字类编》:四震
元史世祖纪建国号曰大元诏曰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