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雾合
白雾
雾豹
雾隐
尘雾
雾收
春雾
雾敛
红雾
黄雾
雾锁
江雾
雾昏
雾起
雾霭
《漢語大詞典》:雾合(霧合)
(1).云雾笼罩。世说新语·尤悔“ 陆平原 河桥 败,为 卢志 所谗,被诛”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陆机别传》:“是日天地雾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唐 孔颖达 疏:“若露浓雾合,则清旦为昏。”
(2).如雾聚合,集合。 汉 张衡 《羽猎赋》:“轻车飆厉,羽骑电騖。雾合云集,波流雨注。”周书·文帝纪上:“今便分命将帅,应机进讨。或趣其要害,或袭其窟宅,电绕蛇击,雾合星罗。” 隋 卢思道 《为北齐檄陈文》:“虎夫万队,豹骑千羣,并骨勇肉飞,风驤雾合。”
《骈字类编》:白雾(白雾)
唐 杜甫 西阁夜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唐 李贺 拂舞歌辞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唐 姚合 恶神行雨 凶神扇𥳽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漢語大詞典》:雾隐(霧隱)
谓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泽必雾隐,孔鸞之舞必日中。” 元 王恽 《李相师诗》:“雾隐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参见“ 雾豹 ”。
分類:退藏避害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漢語大詞典》:尘雾(塵霧)
(1).尘土和烟雾;尘土飞扬如雾。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头下望人寰处,不见 长安 见尘雾。” 清 宋之绳 《戊子人日寄怀陈南士》诗:“尘雾荒村合,田庐鬼国邻。”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晴朗的秋收时节, 镐河 上村庄弥漫着扬粮食的尘雾。”
(2).喻浊世;污浊。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琅琅先生,雅杖名节。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宋 苏轼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之一:“呼来 径山 下,试与洗尘雾。”
《骈字类编》:雾收(雾收)
宋 陆游 平水小憩 雾收山淡碧,云漏日微红。
《骈字类编》:春雾(春雾)
南北朝 鲍照 绍古辞七首 其七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
唐 刘禹锡 杂曲歌辞 其四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唐 张祜 赠薛鼎臣侍御 夜潮人到郭,春雾鸟啼山。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十三 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
明 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骈字类编》:雾敛(雾敛)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二 橘园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
《骈字类编》:红雾(红雾)
唐 苏颋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漢語大詞典》:黄雾(黄霧)
黄色的雾气。《汉书·成帝纪》:“夏四月,黄雾四塞,博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 唐 杜甫 《早发》诗:“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雾映。”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号为承平,其实普天之家室,皆怨气之冲盈,争心之触射,毒於黄雾而塞於寰瀛也。”
《漢語大詞典》:雾锁(霧鎖)
为雾气所掩蔽。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赠姜石帚》词:“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我着你便 蓬岛 风清, 阳臺 雾锁, 楚 岫云遮。”
分類:雾气掩蔽
《骈字类编》:江雾(江雾)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唐 孟彦深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
唐 刘禹锡 杂曲歌辞 其六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元 杨维桢 次韵黄大痴艳体 千枝烛树玉青葱,绿纱照人江雾空。
《骈字类编》:雾昏(雾昏)
唐 方干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唐 张蠙 喜友人日南回 白日雾昏张夜烛,穷冬气暖著春衣。
《骈字类编》:雾起(雾起)
唐 杜甫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漢語大詞典》:雾霭(霧靄)
雾气。 宋 晁补之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词:“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 隋河 一带,伤心雾靄,遣离魂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拂晓,迷蒙的浓雾笼罩在 北河沿 葱郁的洋槐树上,故都的清晨还沉在朦胧的雾霭中。” 郭小川 《大海浩歌》:“远处,是云霞;近处,是雾霭。”
分類:雾霭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