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毛毛雨
雨子
雨打梨花
碧碧卜卜
掉点儿
沥沥拉拉
佛类词典
雷声大,雨点小
《國語辭典》:毛毛雨  拼音:máo mao yǔ
1.密而细的小雨。如:「天空下著毛毛雨,在雨中漫步即使不打伞,衣服也不会湿透。」
2.比喻微不足道、无关紧要的事物。如:「这些钱对他来说简直是毛毛雨。」
《漢語大詞典》:雨子
雨点儿。 宋 杨万里 《寒食前三行脚遇雨》诗:“碧草望中去,黑云头上来。吾行吾自返,雨子不须催。”
分類:雨点
《国语辞典》:雨打梨花  拼音:yǔ dǎ lí huā
雨点击打在梨花上,形容暮春的景象。比喻美人的迟暮。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风袅篆烟不捲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漢語大詞典》:碧碧卜卜
象声词。雨点洒落声。 元 王廷秀 《粉蝶儿·怨别》套曲:“愁的是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洒芭蕉。”
《漢語大詞典》:掉点儿(掉點兒)
方言。落下稀疏的雨点。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刚交了车,一看掉点儿了,我就往家里跑。”
《國語辭典》:沥沥拉拉(瀝瀝拉拉)  拼音:lì lì lā lā
形容水滴滴落声或水滴滴落的样子。如:「他随手夹了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桌子汤水。」
雷声大,雨点小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