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9,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斲雕
匪雕
雕斲
雕窗
雕肝
雕金
雕陵
雕几
雕绘
雕搜
射雕手
雕翎
映雕
刻雕
琢雕
《漢語大詞典》:斲雕
亦作“斵雕”。 去掉雕饰。亦谓斲理雕弊之俗。 汉 王褒 《〈皇太子箴〉序》:“改文为质,斵雕成素。”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衣冠礼乐,扫地无餘,斵雕刓方,经纶草昧。”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已而回澜障川,斲雕反朴,崇议论,尚风节。”
分類:去掉雕饰
《韵府拾遗 萧韵》:匪雕
毌丘俭承露盘赋匪雕匪斲天挺之灵王起鼋鼍为梁赋匪雕匪刻皆连外国之形
《漢語大詞典》:雕斲(彫斲)
亦作“ 雕斵 ”。亦作“ 雕斫 ”。
(1).刻削。 南朝 梁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周书·武帝纪下:“雕斵之物,并赐贫民。”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归云何孱颜,雕斲自太古。”
(2).刻意修饰文辞。 唐 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斵,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
(3).犹矫饰。 宋 王安石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彫斲:1.雕琢,镂刻。北史·周纪下·武帝:“其路寝、 会义 、 崇信 、 含仁 、 云和 、 思齐 诸殿等,农隙之时,悉可毁撤。彫斲之物,并赐贫人。缮造之宜,务从卑朴。”斲,一本作“ 斵 ”。
(2).引申指矫饰。 宋 王安石《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彫斲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3).比喻精心培育。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三岁依门下,千秋叹道东,经营惭小技,彫斲冀良工。”
《分类字锦》:雕窗(雕窗)
许敬宗 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诗 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雕肝
比喻苦心思考。《晋书·李玄盛传》:“微臣所以叩心絶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不遑寧息者也。”
《漢語大詞典》:雕金
(1).刻镂的金饰。 南朝 梁 武帝 《龙笛曲》:“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南史·后妃传论:“花梁绣柱,雕金鏤宝。”
(2).比喻写作华美的文辞。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二:“鏤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
《漢語大詞典》:雕陵
栗林名。庄子·山木:“ 庄周 游乎 雕陵 之樊。” 成玄英 疏:“ 雕陵 ,栗园名也。”一说山陵名。 王先谦 集解引 司马彪 曰:“ 雕陵 ,陵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食举歌五:“ 阳华 之菜 雕陵 栗,鼎俎芬芳豆籩溢。”
分類:说山山陵
《漢語大詞典》:雕几(雕幾,彫几)
亦作“ 雕璣 ”。刻画漆饰成凹凸花纹。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君子不履丝屨,马不常秣。” 孔颖达 疏:“车不雕几者,几,谓沂鄂;不雕画漆饰以为沂鄂。” 陈澔 集说:“雕,刻鏤之也;几,漆饰之畿限也。”《孔子家语·问礼》:“车不雕璣,器不彤鏤。”
彫几:刻绘文采之几。诸侯祭祀时设。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右彫几。” 孙诒让 正义:“彫者,漆而刻画为文。”
《國語辭典》:雕绘(雕繪)  拼音:diāo huì
雕刻绘画。如:「他在雕绘方面获得卓越的成就。」
《漢語大詞典》:雕搜
谓刻意修饰文辞。搜,通“ 鎪 ”。通志·图谱:“义理之学尚攻击,词章之学务雕搜。”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讲学者动以词藻为雕搜之技,工文者则举拙语为谈笑之资,若柄凿不相入,无论也。”
《國語辭典》:射雕手(射鵰手)  拼音:shè diāo shǒu
1.擅长射箭的人。《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丞相属刑子高见而叹曰:『此射雕手也。』」
2.引申为能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姚合》:「选集王维、祖咏等一十八人诗为极元集一卷,序称维等皆诗家射雕手也。」
分類:能手出众
《漢語大詞典》:雕翎(鵰翎)
雕的翎毛。借指羽箭。《水浒传》第五五回:“弓弯鹊画,飞鱼袋半露龙梢;笼插雕翎,狮子壶紧拴豹尾。”《相声传统作品选·八扇屏》:“施苦肉,献连环,祭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
雕翎箭的省称。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蛇蛊迷弓影,鵰翎落箭靫。”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肩担的无非长刀大斧,腰掛的尽是鹊画鵰翎。”
分類:翎毛羽箭
《韵府拾遗 萧韵》:映雕
司空图即事诗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
《漢語大詞典》:刻雕(刻彫)
亦作“ 刻雕 ”。
(1).雕刻。庄子·大宗师:“覆载天地刻彫众形而不为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编石特起,刻彫奇製。” 宋 曾巩 《琅玡泉石篆》诗:“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
(2).指描摹,藻饰。 宋 曾巩 《〈南齐书〉目录序》:“ 子显 之於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繢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
见“ 刻彫 ”。
《漢語大詞典》:琢雕
雕琢,修饰。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子之言,以 愈 所为,不违 孔子 ,不以琢雕为工。” 宋 曾巩 《学舍记》:“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
分類:雕琢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