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雌黄(雌黃)  拼音:cī huáng
1.矿物名,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晶体呈短柱状或可片状剥离。颜色为柠檬黄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燃烧时,产生青白色烟雾具强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黄共生。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3.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
《國語辭典》:妄下雌黄(妄下雌黃)  拼音:wàng xià cī huáng
雌黄,旧时用来涂改文字的颜料。妄下雌黄比喻任意、轻率的纂改文字,乱下评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尔。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祇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分類:文字议论
《國語辭典》:雌黄(雌黃)  拼音:cī huáng
1.矿物名,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晶体呈短柱状或可片状剥离。颜色为柠檬黄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燃烧时,产生青白色烟雾具强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黄共生。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3.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
《國語辭典》:信口雌黄(信口雌黃)  拼音:xìn kǒu cī huáng
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如:「由于他信口雌黄,造成大家对老李的误解。」
《分类字锦》:核得雌黄
仇池笔记黄州岐亭有王翊者所居后有茂林果木一日有村妇林中见一桃过熟而绝大独在木杪乃取而食之翊适见大惊妇人食已弃其核翊取而剖之得雌黄一块如桃仁及研而吞之甚甘美自是断荤肉斋居一食不复杀生亦可谓异事也
分类:桃李
《國語辭典》:口中雌黄(口中雌黃)  拼音:kǒu zhōng cī huáng
雌黄,古代用来涂盖写错的字。口中雌黄为称赞王衍能随口更正说错的话。见《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批评。《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口中雌黄,言事而多改移。」也作「信口雌黄」。
《國語辭典》:信口雌黄(信口雌黃)  拼音:xìn kǒu cī huáng
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如:「由于他信口雌黄,造成大家对老李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