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比集
(1).排比、汇集。史记·太史公自序:“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2).频频栖止。后汉书·章帝纪:“乃者凤皇、黄龙、鸞鸟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见。” 李贤 注:“比,频也。”
(3).亲近集结。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师众之所比集,大概就是原始公社社会--国家的雏形。”
《國語辭典》:蚁合(蟻合)  拼音:yǐ hé
像蚂蚁一样成群聚集。形容聚集者众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也作「蚁聚」。
《国语辞典》:整合  拼音:zhěng hé
1.集结不同的意见或事物,重新统合,成为新的整体。如:「科际整合」、「整合软体套装程式。」
2.沉积岩在沉淀的过程中,上层沉积物与下层沉积物之间是连续地沉积而没有中断现象。
《漢語大詞典》:蜂结(蜂結)
形容纷然集结。新唐书·裴矩传:“时盗贼蜂结,郡县上奏不可计, 矩 言于帝。”
分類:纷然集结
《漢語大詞典》:螽结(螽結)
如蝗虫之集结。极言人数众多而纷乱。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遂乃螽结以拒讨,狼顾以背恩。”
《漢語大詞典》:猬合(蝟合)
比喻纷纷集结。 唐 杨炎 《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皇帝﹞又命内常侍 刘日新 ,振鼓鐸之音,护 羌戎 之长,林竦蝟合,会于东郊。”
分類:纷纷集结
《漢語大詞典》:赘结(贅結)
聚集,集结。新唐书·循吏传·卢弘宣:“时岁饥,盗赘结,酋豪自王,伪署官吏,发敖廥,招亡命。”
分類:聚集集结
《漢語大詞典》:掩集
突然集结。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高昭玄》:“量彼收穫之际,微徵士马,声言掩集,彼必屯兵御守,便可废其农时。”
分類:突然集结
《漢語大詞典》:蜉结(蜉結)
如蜉蝣的集结。极言人多。新唐书·刘文静传:“上南幸,兵填 河 洛 ,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
分類:蜉蝣集结
《漢語大詞典》:蚁萃螽集(蟻萃螽集)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宋书·袁淑传:“ 羯 寇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已崩殪。”
《漢語大詞典》:猬结蚁聚(蝟結蟻聚)
比喻人众纷纷集结。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故使蝟结蚁聚,水草有依。” 刘良 注:“言 景宗 纵 魏 兵,使如蝟蚁之结聚,而依水草也。”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设使犬羊之众,蝟结蚁聚,侵边徼而摩封彊,将何以御之?”
《国语辞典》:中央监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  拼音:zhōng yāng jiān kòng xì tǒng
利用有线监视器,将各定点的视讯集结起来的监控系统。如大楼的中央监控系统,可派专人监控火警、出入人员安全等讯息。
《国语辞典》:陷坚破阵(陷坚破阵)  拼音:xiàn jiān pò zhèn
攻破敌人坚固的城郭,击溃敌方集结的部队。《宋书。卷四九。蒯恩传》:「恩自从征讨,每有危急,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崄。」
《国语辞典》:烟霏露结(烟霏露结)  拼音:yān fēi lù jié
烟雾迷漫集结的样子。《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制曰》:「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亦用来形容众多的样子。也作「烟霏雾集」。
《国语辞典》:开帮(开帮)  拼音:kāi bāng
粮船集结成队伍航行。《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开帮:粮船结队开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