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隐情(隱情)  拼音:yǐn qíng
1.不可告人的事情。《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善否陈前,靡有隐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况又口出妄语欺诳,眼见得中有隐情了。」
2.审度实情。《礼记。少仪》:「军旅思险,隐情以虞。」
《國語辭典》:哑然(啞然)  拼音:è rán
1.笑声。《列子。周穆王》:「同行者哑然大笑。」明。陆灼《艾子后语。大言》:「方士哑然曰:『余亦忘之矣。』」
2.受到惊恐,一时说不出话来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九。杨大洪》:「道士接金,掷诸江流。公以所来不易,哑然惊惜。」
分類:笑声笑貌
《國語辭典》:挢舌(撟舌)  拼音:jiào shé
因恐惧害怕而张开嘴巴、翘起舌头,无法出声。《新唐书。卷一五九。吴凑传》:「挢舌阿旨固善,有如善民上诉,叵云罪何?」
《國語辭典》:哽结(哽結)  拼音:gěng jié
哽咽气结。形容极为悲痛。《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生无益于国,死贻陛下重戚,以此为哽结耳。」《文选。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喜惧参并,悲惭哽结。」
分類:郁积难言
《漢語大詞典》:隐恫(隱恫)
难言之痛,深痛。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一:“其次,为 王船山 之《遗书》。皆於君民之际,有隐恫焉。” 苏曼殊 《碎簪记》:“子自昨日神色大变,或有隐恫在心,有触而发。”
分類:难言
《漢語大詞典》:噎嗢
谓气结难言。 唐 陆龟蒙 《登高文》:“寒无以衣,病不得酒;茫洋于心,噎嗢在口。”
分類:气结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