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隙
私人的嫌隙。南史·张邵传:“初, 王华 与 邵 不和,及 华 参要,亲旧为之危心。 邵 曰:‘ 子陵 方弘至公,岂以私隙害正义?’” 王通 元经·元康七年“ 梁王 肜 ( 司马肜 )陷王师杀 周处 ” 唐 薛收 传:“‘杀 周处 ’,以 肜 私隙害贤人,故书 肜 陷杀之尔。”
分類:私人嫌隙
《漢語大詞典》:疑隙
亦作“ 疑隟 ”。 猜疑而生怨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间,遂致疑隟。”晋书·荀晞传:“初, 越 疑 晞 与帝有谋,使游骑於 成皋 间,获 晞 使,果得詔令及朝廷书,遂大构疑隙。”宋史·彭龟年传:“自古人君处骨肉之间,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交鬭日深,疑隙日大。”
分類:猜疑怨仇
《骈字类编》:幽隙
明 薛蕙 郊居作 销声背諠竞,息影投幽隙。
《韵府拾遗 陌韵》:俟隙
苏舜钦论西事状前日刘平不能持重俟隙务于速战身罗禽获伤剥国威
《漢語大詞典》:虚隙
空隙、漏洞。比喻薄弱环节。孙子·虚实“进而不可御者,衝其虚也” 宋 张预 注:“对垒相持之际,见彼之虚隙,则急进而擣之,敌岂能御我也。”
《國語辭典》:缝隙(縫隙)  拼音:fèng xì
1.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空隙。如:「那株草藤,慢慢的从那裂墙的缝隙中长了出来。」
2.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如:「经过了那次的争吵,他们两人之间因此有了点缝隙。」
《骈字类编》:地隙
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韵府拾遗 陌韵》:搆隙
罗隐两同书或见利而忘恩或逃刑而搆隙
《漢語大詞典》:隙曛
缝隙中的落日馀光。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笔架霑窗雨,书籤映隙曛。”
分類:缝隙落日
《韵府拾遗 陌韵》:少隙
北齐书王晞传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祚晞因奏事罢帝从容曰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
《漢語大詞典》:隙坏(隙壞)
由一个小孔而渐渐至于崩溃。《左传·昭公元年》:“人之有墙,以蔽恶也;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杨伯峻 注:“隙,裂缝。《商君书·修权篇》‘隙大而墙坏’,《淮南子·人间训》‘墙之坏也於隙’,皆此意也。”
《漢語大詞典》:祸隙(禍隙)
指祸害所由产生的裂痕。隙,衅隙,嫌隙。 南朝 梁 沈约 《恩倖传论》:“搆造同异,兴树祸隙。”
《漢語大詞典》:开隙(開隙)
开启争端。 宋 叶适 《厉领卫墓志铭》:“议者因共指君为开隙生事,语闻四方,虽其故友朋及为士者亦交尤之。” 宋 叶适 《外论三》:“此三者,皆足以开隙於虏,然而虏终不敢自隙;以此策之,虏未动也。”
分類:开启争端
《漢語大詞典》:隙中驹(隙中駒)
即隙驹。 宋 苏轼 《行香子·述怀》词:“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参见“ 隙驹 ”。
《國語辭典》:隙驹(隙駒)  拼音:xì jū
比喻时光消逝迅速,有如马驹飞越缝隙般。唐。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诗:「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宋。朱熹 示四弟诗:「务学脩身要及时,竞辰须念隙驹驰。」也作「白驹过隙」。
《漢語大詞典》:寻隙(尋隙)
寻事挑衅。红楼梦第七九回:“ 金桂 知其不可犯,便欲寻隙,苦得无隙可乘,倒只好曲意俯就。”
分類:寻事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