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闲间(閑間)
间隔;隔绝。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 顺 遂荣於其中,所欲皆备焉。后遂与亲朋稍絶,闲间不出。”
分類:间隔隔绝
《漢語大詞典》:杜隔
隔绝。《后汉书·申屠刚传》:“今圣主幼小,始免繦緥,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
分類:隔绝
《漢語大詞典》:暌绝(暌絶)
断绝;隔绝。 宋 陈瓘 《论蔡京》:“自今观之, 京 之所以与 惇 暌絶者,为国事乎?为己事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八十老瞽,与世暌絶,何处知佳人消息?”
分類:断绝隔绝
《漢語大詞典》:介绝(介絶)
隔绝。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论》:“道理辽远,人物介絶,人事所不至,血气所不沾。”
分類:隔绝
《漢語大詞典》:闲隔(閒隔)
亦作“间隔”。
(1).隔绝;阻隔;分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喒两个自閒隔,为杀了裙釵,揽下非灾,不得明白。”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狐》:“其右为某甲住宅,宽敞宏深,规模相类,中一砖墻间隔,此界彼疆,从不闻相侵优。”
(2).隔阂。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閒隔。”朱子语类卷九八:“盖私意间隔,而物我对立,则虽至亲,且未必能无外矣。” 明 沈榜 《宛署杂记·铺行》:“行之既久,上下间隔。”
(3).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宋 汪藻 《小重山》词:“别语寄丁寧。如今能间隔,几长亭?” 郁达夫 《蜃楼》七:“ 松木场 在古 杭州 城的 钱塘门 外,去湖滨约有二三里地的间隔。” 杨朔 《征尘》:“短短的间隔,外边忽然变天了。”
(4).一个隔着一个;夹杂。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许敏冤屡见》:“其始 敏 夫妇在外,寃卧於内,既而间隔卧於夫妇之间,知其为鬼,无如之何也。”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木板线装书和硬面的洋装书间隔地插着。” 徐迟 《地质之光》:“他说明,并指点着这三对互相间隔着的山川:隆起带和沉降带。”
《漢語大詞典》:障距
阻塞;隔绝。韩非子·难三:“ 鲁哀公 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隣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
分類:阻塞隔绝
《漢語大詞典》:鄣梗
阻塞;隔绝。新唐书·顾彦朗传:“ 建 ( 王建 )攻 成都 , 彦朗 挟故憾,与并力,道路鄣梗。”
分類:阻塞隔绝
《漢語大詞典》:断闭(斷閉)
犹隔绝。东观汉记·邓禹传:“道路断闭,委转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
分類:犹隔隔绝
《漢語大詞典》:铅幕(鉛幕)
比喻重而厚的隔绝。 郭沫若 《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这是 中国 现存的最古的一幅绘画,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的铅幕,我们听出了古代画工的搏动着的心音。”
分類:隔绝
《國語辭典》:绝域(絕域)  拼音:jué yù
隔绝难通的边远地方。《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臣伏自惟念,卒伍小吏,实愿从谷吉效命绝域。」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路,胡沙与塞尘。」
《國語辭典》:绝人(絕人)  拼音:jué rén
1.超越常人。《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鱼复侯子响》:「子响勇力绝人,关弓四斛力,数在园池中帖骑驰走竹树下,身无亏伤。」《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李适》:「之问父令文,富文辞,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
2.举止行为十分特异滑稽的人。如:「老王是个绝人,言行之间常出人意表。」
3.拒绝别人的好意。《老残游记》第八回:「专差送来,并写明如再不收,便是绝人太甚了。」
《漢語大詞典》:隔墙(隔牆)
亦作“ 隔墻 ”。
(1).犹隔壁。 宋 苏轼 《再和黄鲁直》:“且復歌呼相和,隔墙知是 曹参 。”白雪遗音·马头调·寄柬:“隔墙吟诗把春心动,央烦 红娘 去请 张生 。”
(2).房舍、坑道中隔绝风、水、火、瓦斯等的墙。如:通风隔墙,防火隔墙。
(3).即指墙壁。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停翅小撷》:“然室内实闷塞不可居,余乃设床于隔墙之外。”
《國語辭典》:参商(參商)  拼音:shēn shāng
1.参,参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称为「辰星」,居东方。参星与商星位在东西两方,此出彼没,故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得相见。《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2.比喻双方意见不合,或感情不和睦。《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彼此不合,谓之参商。」
《國語辭典》:参辰(參辰)  拼音:shēn chén
参,参星,在西边。辰,辰星,在东边。参星和辰星分处东西两边,一颗升起时另一颗正好没入地平线,两颗星从来不曾同时出现,故以参辰比喻彼此隔绝或互相对立。《乐府诗集。卷三四。相和歌辞九。晋。傅玄。豫章行苦相篇》:「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踰参辰。」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一做一个水上浮沤,和爷娘结下不厮见的冤雠,恰便似日月参辰和卯酉。」
《國語辭典》:绝境(絕境)  拼音:jué jìng
1.和世人隔绝的地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非虚明之绝境,不可穷者。」
2.风景绝佳的地方。唐。张乔〈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宜兴、善权张公两洞,天下绝境也。」
3.极为高超的境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宋。陆游〈龙门洞〉诗:「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4.绝望艰困的处境。如:「生意失败,再加上妻离子散,他的生活已陷入绝境。」
《漢語大詞典》:霞外
(1).云外,高远之处。 唐 崔湜 《江楼夕望》诗:“ 楚 山霞外断, 汉水 月中平。” 宋 杨万里 《雪巢赋》:“ 赤城 兮霞外, 天台 兮云表。”
(2).谓与世隔绝,远离尘俗。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亭亭物表,皎皎霞外。” 唐 宋之问 《答田徵君》诗:“传闻 潁阳 人,霞外漱灵液。” 明 宋濂 《曾君石表辞》:“府君被服儼雅,挥麈谈笑,皦然如霞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