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李穑(이색,1328年—1396年),韩国人,字颖叔,号牧隐,高丽王朝后期大臣、诗人,名儒李谷之子。李穑本贯韩山(今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韩山面),生于宁海(今韩国庆尚北道盈德郡宁海面)。早年留学元朝国子监三年,深受程朱理学熏陶。其后在高丽考中状元,又在元朝考中进士,曾供职于元朝翰林院,至正十六年(1356年)回国,深受恭悯王器重,历任机要之职,同时负责重建成均馆,传播程朱理学,培养新兴士大夫,成为高丽末期的一代儒宗。洪武四年(1371年)官拜政堂文学,进入中枢,后遭母丧,又受到恭悯王之死的打击,多年不出仕。期间曾被恭悯王封为韩山君,在高丽祦王时再次出仕,进封韩山府院君。威化岛回军后扶植祦王之子高丽昌王,由此得罪李成桂集团。他被任命为门下侍中(首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明朝贺正,并请求国王亲朝并派明朝官员监国,但未能如愿,回国不久后辞职。同年十一月,李成桂废昌王,立恭让王,李穑随即遭到猛烈弹劾,先后流放长湍、咸昌、清州、矜州、长兴等地。朝鲜王朝建国后不久被赦免,后居于江原道五台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冬被李成桂召至汉阳,封韩山伯。翌年赴骊州避暑,途中得病,旋即去世,谥号“文靖”。
人物简介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谥号文靖。本贯韩山李氏。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职。他大部分时间研究性理学。李穑是在高丽后期(13~14世纪)开始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大司成期间,讲授朱子学,培养了许多著名儒学者,如郑梦周、权近等。李穑是高丽末年“丽末三隐”之一,另两隐是他的学生圃隐郑梦周、冶隐吉再。著有《牧隐集》55卷。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谦夫,号景濂亭,又号拙隐。忠惠朝司马文科,礼仪判书。谥文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用宾。博学强记,贯穿经史百家。隐居村野,淡然自适,号水村隐者。洪武六年举茂才,复以文学荐,授休宁教谕,以身作则,教授矻矻忘寝食,士不惩自劝。秩满命供奉翰林,以老辞,教授九江而卒,门人私谥清节先生。有《书隐集》、《西上集》、《南游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朝鲜迎日人,字达可,号圃隐。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述先,号松隐、竹轩,有《竹轩遗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骊兴人,字仲晦,号渔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槜李诗系·卷八
本立字原道,自号巽隐老人,崇德凤鸣里人,(后析桐乡)洪武丙辰,以明经荐为秦府,引礼见上奉天门,赐马匹楮币。后改周府,忤贵戚,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时缅夷煽乱,本立单骑谕之,皆悦服。后复叛,西平侯沐英讨之,谓非本立未足安诸夷,命为守禦。乃冒暑雨,深入楚雄、姚安、大理、鹤庆、丽江、永安等地,怀柔抚字凡九载,夷民晏然。建文初,学士董伦、府尹向瑶等交荐之,徵入翰林,纂修高庙实录,升佥都御史。坐失陪祀,调江西按察副使,未行,靖难兵至,与吏部尚书张紞等俱赴应天府学自缢死。有巽隐集。其文平易典实,诗亦庄重,非骋奇斗妍者比。明初浑厚之风,犹可想见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
本立字原道,崇德人。洪武初举明经秀才,除秦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官。服除补周府礼官,进长史。从王入觐,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长官司吏目。建文元年,徵入翰林,迁右佥都御史。坐事贬官,仍留纂修,旋授江西按察副使。未行,燕兵入,自经死。有《巽隐集》四卷。 (《四库总目》:本立文章典雅,诗亦深稳朴健,颇近唐音。不但节义为足重,即以词采而论,位置于明初作者之间,亦无愧色。 (《静志居诗话》:建文诸臣,文莫过方希直,诗莫过程原道。希直之文,取法昌黎,下亦不失为苏子瞻;原道之诗,刻意杜陵,下亦不失为陈简斋也。 田按:明初槜李诗人首推清江,次及巽隐。巽隐诗,格浑气遒,七律尤队仗整齐,固当与嶙岣大节并留天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字廷宾,元末隐居,自号莒峰耕隐子。通经史百家,善属文。洪武初以经明行修辟本府儒学训导。后以荐召对,称旨,擢陕西布政司右参政,以廉勤称。卒官,年四十九。有《壶山文会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观字莒峰,莆田人。洪武初,以荐官陕西右参政。有《辍耕吟稿》。 (郑王臣《兰陔诗话》:莒峰应召至京,朝谒,太祖顾问曰:「彼长而皙者何人?」莒峰出对,试以《王猛扪虱论》称旨,授陕西右参政。在官以清介闻。朱竹诧云洪、永间有四陈观,独不及莒峰,偶失考耳。莒峰少预壶山文会,诗有唐人风致。)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李大椿,字茂卿,号雪溪渔隐,隐居梁溪之曲,洪武初以大臣荐召为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能诗。洪武中有司累以明经荐不就。在湖州城南结屋数楹,读书啸咏,自号城南小隐。以经学教授后进。有诗文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景哲,怀安人。自号白湖小隐有鸣秋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七
迪宜阳人。洪武中官吏部侍郎。 田按:洪武时,有两赵迪:一河南宜阳人,初姓张,洪武十九年,由岁贡任吏部左侍郎,见《弇山堂别集卿贰表》;一福建怀安人,俞汝成《明百家诗》所称鸣秋山人也。牧斋误作一人,竹诧辨之极详。余据弇州《卿贰表》佐證益明。两存其人,一见此卷,一见二十一卷。
明诗纪事·乙签·卷六
迪字景哲,怀安人,自号白湖小隐。有《鸣秋集》。 (《国雅》:赵山人景哲兴洽情真,固是逸才。如「残雨挂空江,蒙蒙若千里」,「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又「飞花香度楼前幕,高柳凉生仗外峰」,此例佳甚。 徐渤《鳌峰集》:鸣秋先生系出宋室,林尚默为序未尝谈及,读其《写怀》诗有云:「衣冠有恨先王后,家世应从南渡来。」则先生诚天水之裔,第未考何王之后耳。再读郑公望挽鸣秋诗,有「白湖小隐入云间」之句。则先生又隐居白湖,其子姓今未知谁是也。 田按:明初有二赵迪,馀既录宜阳赵迪诗入甲签。景哲闽人,诗格修整,五言尤有远韵,善画山水,学米南宫,见《闽书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子安,星州人,密直司事,号陶隐。崇仁天资英锐,文辞典雅,李穑称之曰:“山子文章,求之中国,不多得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8—1435 【介绍】: 明僧。山东武定人,俗姓王,字无隐。年十五出家,洪武中奉命两使西域。永乐间,擢僧录司右阐教,升右善世,召居北京崇国寺,封国师号。译有《大白伞盖经》。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智光。字无隐。山东武定州王氏子也。父全。母董氏。幼而聪慧。阅读辄不忘。十五。辞父母出家。寻礼西天迦湿弥罗国板的达萨诃咱释哩国师。传天竺声明记论之旨。洪武己酉。以道广无涯。未易津测。繇是锐志参访。游五台。感文殊现相。太祖高皇帝。闻其名。召至钟山。命译其师板的达四众弟子菩萨戒。词简理明。众所推服。丙辰。奉命访补陀。于江南诸名山。踪迹殆遍。甲子春。与其徒惠辩等。奉使西域。过独木绳桥。至尼巴辣梵天竺国。宣传圣化。已而谒麻曷菩提上师。传金刚鬘坛场四十二会。礼地涌宝塔。西国人敬之。师凡两往西域。太宗文皇帝。念其往返劳勤。复与论三藏之说。领会深奥。大悦之。乙酉。擢僧录右阐教。明年。俾迎大宝法王。及还敷对多所毗赞。赐图书舆服法供。诏居西天寺。升右善世。丁酉。召至北京。论义称旨。俾居崇国寺。赐国师冠。仁宗昭皇帝嗣位。锡封。号曰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赐金印冠服。复锡孔雀销金伞盖幡幢。及银镀金携炉。盆罐供器。法乐几案。坐床舆马。诸物悉备。诰曰(云云)。仍广能仁寺居之。宣宗章皇帝即位。出内帑。创北京旸台山大觉寺。俾居之以佚其老。并敕礼官。度僧百馀人为其徒。恩德至厚。无以加矣。师。乃出累朝所赐金帛。及众信所施。倩工累石。为塔于寺侧。期栖神于他日。英宗皇帝即位之初。加封师号。赐玉印。宝冠。金织袈裟。禅衣。时服。棕舆鞍马。法器之类。诰曰(云云)。前后遭遇列圣。眷待之隆如此。师性行纯简。朝廷凡命修建大斋。惟诚惟恪。每入对。惟以利济万有为说。仁宗所赐仪仗。出入屏不用。上知之。遣中贵人问故。对以平生但持经戒。非有汗马之劳。宠锡所临。谨受藏之足矣。用之岂不过耶。上叹异之。故制词极其褒重。师于教义。精达深奥。所译显密经义。及所传心经。八支了义真寔名经。仁王护国经。大白伞盖经。并行于世。弟子数千人。各随其器。而引掖之。道望名世者。数十人。寿龄既高。智益精敏。有求而问之者。即恳恳开说。不厌不怠。非养之有素。讵能然耶。宣德十年六月十三日。示寂。戒其徒。各勉精进。讣闻。上悼叹之。遣官赐祭。仍敕有司。具葬仪。增广其塔并创寺。赐名西竺。茶毗得舍利盈掬。莹洁如珠。既葬。其徒桑渴巴辣。进其遗像。上亲制赞词书之曰。托生东齐。习法西竺。立志坚刚。秉戒专笃。行熟毗尼。悟彻般若。證明自然。恬憺萧洒。事我祖宗。越历四朝。使车万里。有绩有劳。摅沥精虔。敷陈秘妙。玉音褒扬。日星垂曜。寿康圆寂。智炳几先。云消旷海。月皎中天。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智光,字无隐,庆云人,不详其氏族。初出家时,居燕都法云寺,志业敏慧,苦心向学,内外典籍罔不研玩。

人物简介

简介
吉再(朝鲜语:길재,1353年—1419年),字再父,号冶隐、金乌山人。高丽王朝末期理学家、政治家,也是朝鲜王朝早期作家。
左弘道 朝代:元末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弘道,字存翁,号竺隐,崇德梧桐乡(今析桐乡)人。元末出家密印寺,住持杭之上天竺。洪武三年,被召赴京。十六年,授僧录司左善世。二十四年,归老。尝奉旨同全室具庵笺注《楞严》等经。永乐间,示寂。姚少师撰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