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9,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隐爱
隐符
隐饰
隐逃
隐要
隐知
隐灶
隐颐
隐息
再隐
惭隐
螭隐
辟隐
荣隐
刓隐
《漢語大詞典》:隐爱(隱愛)
恻隐爱怜。 章炳麟 《四惑论》:“吾为他人尽力,利泽及彼,而不求圭撮之报酬,此自本吾隐爱之念以成,非有他律为之规定。”
分類:恻隐爱怜
《漢語大詞典》:隐符(隱符)
指道教的符咒。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八:“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
分類:道教符咒
《漢語大詞典》:隐饰(隱飾)
掩饰,隐瞒。红楼梦第三三回:“公子也不必隐饰,或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説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着该将军等查明, 琦善 所奏,有无隐饰等情。”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七:“一面把从省城赌博直到挨打为止,所有的经过,毫无隐饰,通通告诉她。”
《漢語大詞典》:隐逃(隱逃)
隐匿逃避。荀子·解蔽:“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
分類:隐匿逃避
《漢語大詞典》:隐要(隱要)
谓含义精深简要。宋书·礼志一:“《穀梁》简约而隐要,宜存於世。置博士一人。”
《漢語大詞典》:隐知(隱知)
谓隐藏其智。知,通“ 智 ”。墨子·非儒下:“君子若钟……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 孙诒让 间诂:“隐知、豫力两文相对,言隐藏其知,储蓄其力也。”
分類:隐藏
《漢語大詞典》:隐灶(隱竈)
后汉书·向栩传:“﹝ 向栩 ﹞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髮,著絳綃头。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 张角 作乱, 栩 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於 河 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即以“隐灶”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 唐 李端 《杂歌》:“ 向栩 非才徒隐灶, 田文 有命那关户。”
分類:读书
《漢語大詞典》:隐颐(隱頤)
隐晦;深奥。 晋 左思 《娇女诗》:“丹青日尘闇,明义为隐颐。” 余冠英 注:“颐,深隐难见。” 宋 张淏 云谷杂记·章颖序:“研覈事情之隐颐,而握其机;审稽利害之源委,而求其实。”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四:“撮道艺之英华,搜羣言之隐颐。”
分類:隐晦深奥
《漢語大詞典》:隐息(隱息)
休止,歇息。隐,通“ 偃 ”。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今麾下值四百之厄,有扶危之功,宜且隐息师徒,广开播殖,任贤使能。”
分類:休止歇息
《韵府拾遗 吻韵》:再隐(再隐)
许棠诗重游空有梦再隐定无缘
《漢語大詞典》:惭隐(慚隱)
亦作“慙隐”。 羞惭隐瞒。旧唐书·高郢传:“ 怀光 乃大集将卒,白刃盈庭,引 郢 詰之。 郢 挺然抗辞,无所慙隐。”
分類:羞惭隐瞒
《骈字类编》:螭隐(螭隐)
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见螭壁下
《漢語大詞典》:辟隐(辟隱)
避世隐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孙武 ﹞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
《韵府拾遗 吻韵》:荣隐(荣隐)
一统志荣隐山在荣县古有荣隐先生修道于此石室犹存
《漢語大詞典》:刓隐(刓隱)
谓因磨损而模糊不清。新唐书·宇文融传:“时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閭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不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