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神鬼难测(神鬼难测)  拼音:shén guǐ nán cè
鬼神都无法预知、测度。形容极隐密奇异,无法预料。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将军,这龙韬虎略,神鬼难测。今日见了主公,定然封官赐赏也。」也作「神鬼不测」、「神鬼莫测」。
《国语辞典》:深藏远遁(深藏远遁)  拼音:shēn cáng yuǎn dùn
躲藏在隐密处,远离人群。比喻隐居避世。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
《国语辞典》:深居九重  拼音:shēn jū jiǔ chóng
古时帝王住在深邃隐密的宫殿内。《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
《国语辞典》:祸起隐微(祸起隐微)  拼音:huò qǐ yǐn wéi
灾祸起于隐密细微的地方。如:「凡事都要谨慎小心,须知祸起隐微,不可不慎。」宋。王曾〈諌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国语辞典》:珍藏密敛(珍藏密敛)  拼音:zhēn cáng mì liàn
慎重而隐密的收藏起来。《红楼梦》第七七回:「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国语辞典》:暗间儿(暗间儿)  拼音:àn jiān ér
房屋一连数间,其地位较次要、隐密,通常用做卧室或贮藏室,称为「暗间儿」。
《国语辞典》:鬼窟洞  拼音:guǐ kū dòng
比喻最尽头、最隐密的地方。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四折:「莫道是平地上走不出,便走到那鬼窟洞里也直寻见。」也作「鬼窟笼」。
《国语辞典》:瓤儿(瓤儿)  拼音:ráng ér
1.瓜里的肉。如:「黄瓤儿西瓜」。
2.果仁。如:「花生瓤儿」。
3.糕饼的馅儿。如:「饼瓤儿」。
4.物的内部。如:「表瓤儿」、「信瓤儿」。
5.事情的内幕或隐密部分。如:「他表面上道貌岸然的,瓤儿里的事又有谁知道呢?」
《國語辭典》:深居简出(深居簡出)  拼音:shēn jū jiǎn chū
语本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指居于深密的地方,很少外出。《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平时没有紧要公事不轻容易见人,而况病了这一场,更是深居简出。」
隐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说法有显了隐密之二意。显了为于文面分明显然者。隐密为说者本意所存,密隐文内者。显说为方便,密意为真实。与以了义教为真实,以不了义教为方便者不同。演密钞二曰:「此宗多有隐密之语。」教行證文类六本曰:「依释家之意,按无量寿佛观经者,有显彰隐密义。」
隐密显了俱成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