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长沮(長沮)
传说中 春秋 时 楚国 的隐士。《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刘宝楠 正义引 金履祥 曰:“ 长沮 桀溺 ,名皆从水, 子路 问津,一时何自识其姓名?谅以其物色名之。”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鹿裘
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 孔颖达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鹿色近白,与丧相宜也。”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唐 黄滔 《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 明 唐寅 《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动物名。雀形目鸣禽类。头黑色,嘴曲而厚,色黄,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实及谷类。也称为「桑雇」。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漢語大詞典》:桑户
(1).即 子桑户 。又名 子桑伯子 。 鲁 人。古代的隐士。庄子·大宗师:“ 子桑户 死,未葬。 孔子 闻之,使 子贡 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2).鸟名。即桑扈。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未济》:“桑户窃脂,啄粟不宜,乱政无常,使心孔明。”原注:“桑户,鸟名,窃脂即桑扈也。”参见“ 桑扈 ”。
(3).桑枝编成的门。参见“ 桑户棬枢 ”、“ 桑户蓬枢 ”。
《漢語大詞典》:钓濑(釣瀨)
(1).水边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三反而后至……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2).特指 严光 垂钓处。后亦喻隐士隐居处。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长沙 才子远, 钓瀨 客星悬。”
《漢語大詞典》:滥巾(濫巾)
僭服隐士的头巾。指冒充隐士。
《漢語大詞典》:逋翁
(1).避世之人,隐士。 宋 苏轼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二:“説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王文诰 辑注:“逋翁,四皓也,避 秦 隐於 商山 。”
(2).特指 宋 人 林逋 。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 西湖 堤畔 逋翁 院,诗和梅花嚼出玄。”参见“ 逋仙 ”。
《漢語大詞典》:逋仙
宋 林逋 隐于 西湖 孤山 ,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人谓之“梅妻鹤子”,后世常以“逋仙”称誉之。 元 薛昂夫 《殿前欢·冬》曲:“自 逋仙 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 明 何景明 《画鹤赋》:“谢 逋仙 於 西湖 ,展 少保 之 青田 。”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临湖》:“远望青山山色奇, 逋仙 放鹤鹤高飞。”
《漢語大詞典》:贺家(賀家)
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知章 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 四明狂客 ……有詔赐 镜湖 剡川 一曲。”“贺家”本指 贺知章 晚年在 镜湖 的居处,后亦泛指高人隐士之家。 明 高启 《题画》诗:“落日青山影在沙, 镜湖 波浄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 贺 家。”
《漢語大詞典》:绮里(綺里)
复姓。 汉 初有隐士 绮里季 ,为“ 商山 四皓”之一。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亦用作 绮里季 之省称。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之二:“ 留侯 将 綺里 ,出处未云殊。”参见“ 綺里季 ”。
《漢語大詞典》:绮里季(綺里季)
(1). 汉 初隐士。“ 商山 四皓”之一。《史记·留侯世家》载:四皓隐居 商山 , 汉高祖 征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 吕后 用 留侯 计,厚礼卑辞,迎请四皓,使辅太子。一日 高祖 置酒,太子侍,四皓从太子。 高祖 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之事。亦省作“ 綺季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于是遯世之士, 荣期 、 綺季 之儔,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唐 李商隐 《商於》:“割地 张仪 诈,谋身 綺季 长。”
(2).泛指隐士。 明 万泰 《留别董西来》诗:“且喜 何郎 能似舅,不妨 綺季 未称臣。”
《漢語大詞典》:烟霞侣(煙霞侣)
亦作“烟霞侣”。
(1).与山水结成伴侣。喻性好山水。 唐 白居易 《祇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诗:“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峯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
(2).指游山玩水的伴侣。 清 孙枝蔚 《清明日泛舟城北》诗:“素心能几人?经年成间阻。今日鶯花前,重聚烟霞侣。”
(3).指山林隐士。 唐 丘丹 《奉酬韦苏州使君》诗:“久作烟霞侣,暂将簪组亲。”
《漢語大詞典》:焦先
汉 末隐士。字 孝然 , 河东 人。孑然无亲,见 汉 室衰,遂不语。露首赤足,结草为裳,见妇人即避去。平时不践邪径,不取大穗,数日一食。或谓曾结庐于 镇江 谯山 (即今 焦山 )。传说死时百馀岁。参阅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卷下、 晋 葛洪 《神仙传》。后因以指有道的隐士。 宋 苏轼 《和杂诗》之三:“空餘 焦先 室,不传 元化 方。”
《漢語大詞典》:荷蒉(荷蕢)
语本论语·宪问:“子击磬於 卫 ,有荷蕢而过 孔氏 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朱熹 集注:“此荷蕢者亦隐士也。”后用为隐士之典。 汉 焦赣 《易林·蹇之井》:“荷蕢隐名,以避乱倾。终身不仕,遂其洁清。” 清 孙枝蔚 《三磨蝎图诗》:“ 韩 为吏部 苏 翰林,我一布衣尝荷蕢。”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山屋
隐士或山野人家的屋宇。 唐 皎然 《冬日山行过薛徵君》诗:“菜实縈小园,稻花遶山屋。” 金 赵秉文 《赴宁化宿王道》诗:“山屋如鷄栅,才容卸马鞍。” 明 李东阳 《寄庄定山》诗:“山屋到秋惊雨破,野舟经日任潮生。”
分類:隐士屋宇
《漢語大詞典》:飞熊(飛熊)
(1).据《武王伐纣平话》: 西伯侯 夜梦飞熊一只,来至殿下, 周公 解梦谓必得贤人,后果得贤人 姜尚 ,当时 姜尚 正在 渭水 之滨垂钓。后因以“飞熊”指君主得贤的征兆。 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把先 齐 豪杰还援比,钓竿儿飞熊 渭 涯。”
(2).指隐士见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今人称隐士见用,多曰 渭水 飞熊。”
《漢語大詞典》:善卷
(1).相传为 尧 舜 时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 善卷 。 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吕氏春秋·下贤:“ 尧 不以帝见 善綣 ,北面而问焉。” 唐 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 善卷 明时隐, 黔娄 在日贫。”
(2).洞名。旅游胜地,在 江苏省 宜兴县 西南 螺岩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石狮、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国山 ﹞其东南曰 善卷洞 ,一名 龙巖洞 。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传 周幽王 二年,洞忽自裂,门广二十尺,初入若险仄,中极平旷,可坐千人。”
《漢語大詞典》:乌角巾(烏角巾)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唐 杜甫 《南邻》诗:“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仇兆鳌 注:“角巾,隐士之冠。”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 元 杨维桢 《湖州作》诗之四:“ 湖洲 野客似 玄真 ,水晶宫中乌角巾。” 清 方文 《寿姚休那先生》诗:“田磽不饱青精饭,髮秃还飘乌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