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2,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随惑
随意
随意闻法愿
随经律
随烦恼
随义转用
随缘
随缘行
随缘假
随缘化物
随缘不变
随缘真如
随缘真如之波
随机
佛类词典(续上)
随顺巧方便随惑
随意
随意闻法愿
随经律
随烦恼
随义转用
随缘
随缘行
随缘假
随缘化物
随缘不变
随缘真如
随缘真如之波
随机
随顺巧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参见:六种巧方便)
【三藏法数】
谓菩萨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分别解说,令其易解易入,获大利益,是名随顺巧方便。(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参见:六种巧方便)
【三藏法数】
谓菩萨欲为众生说法,先以善巧方便,随顺教诫,令生信乐之心;然后以如来甚深法义,分别解说,令其易解易入,获大利益,是名随顺巧方便。(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随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随烦恼同。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
(术语)与随烦恼同。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
随意
【佛学大辞典】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参见:自恣)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参见:自恣)
自恣
【佛学大辞典】
(仪式)梵云prava%ran!a钵刺婆刺拿。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拿,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仪式)梵云prava%ran!a钵刺婆刺拿。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拿,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随意闻法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随经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于经藏之中明戒律,谓之随经律。如涅槃经说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经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经随经之律。」又曰:「馀二藏明律相处,皆名众律,故论云随经律也。」
(术语)于律藏之中,明定慧之法,谓之随律经,于经藏之中明戒律,谓之随经律。如涅槃经说五篇七治之戒。戒疏一上曰:「如涅槃经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经随经之律。」又曰:「馀二藏明律相处,皆名众律,故论云随经律也。」
随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佛学常见辞汇】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佛学次第统编】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言随烦恼者,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其数二十。
一、忿 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
二、恨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三、恼 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四、覆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
五、诳 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九、嫉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十、悭 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十一、无惭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 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十五、放逸 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
十六、昏沈 昏沈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七、掉举 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八、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證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二十、散乱 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三藏法数】
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佛学常见辞汇】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佛学次第统编】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言随烦恼者,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其数二十。
一、忿 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
二、恨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三、恼 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四、覆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
五、诳 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九、嫉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十、悭 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十一、无惭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 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十五、放逸 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
十六、昏沈 昏沈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七、掉举 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八、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證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二十、散乱 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三藏法数】
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随义转用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随宜转用。止观私记七曰:「随义转用。」补忘记中曰:「随宜转用。」义宜相通。言一法门随义之宜而转用于他也。如诗之断章取义。
(杂语)又作随宜转用。止观私记七曰:「随义转用。」补忘记中曰:「随宜转用。」义宜相通。言一法门随义之宜而转用于他也。如诗之断章取义。
随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各种的因缘。
【俗语佛源】
是佛教根本理论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教观纲宗》)理性不异不变名「如」,循业发现(随缘)为「来」(色法与心法)。「如来藏」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绝待统一体。「随缘」之义,谓「如来藏」中一切清净法,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众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诸佛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楞严经》卷三、卷四)。后以「随缘」表示随其机缘,不加勉强。《北齐书·陆法和传》:「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又表示听任环境安排,如言「随缘度日」。(禹振声)
(术语)外界之事物来,与自体以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如水应风之缘而起波。真如之于诸法,佛陀之于教化,皆然。最胜王经五曰:「随缘所在觉群迷。」又随其机缘。不加勉强也。齐书陆法和传曰: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各种的因缘。
【俗语佛源】
是佛教根本理论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教观纲宗》)理性不异不变名「如」,循业发现(随缘)为「来」(色法与心法)。「如来藏」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绝待统一体。「随缘」之义,谓「如来藏」中一切清净法,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众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诸佛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楞严经》卷三、卷四)。后以「随缘」表示随其机缘,不加勉强。《北齐书·陆法和传》:「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又表示听任环境安排,如言「随缘度日」。(禹振声)
随缘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行四种之一。(参见:二入)
【三藏法数】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术语)行四种之一。(参见:二入)
【三藏法数】
谓众生无我,皆由业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名随缘行。
二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鍊意志。
(名数)一理入,众生深信本具之理性,于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行入,依理起行,依行入理,谓之行入也。金刚三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行二入。夫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名曰理入。行入则有四者:一、报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冤苦之时,当念我往昔劫中,舍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之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是体冤进道,故名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皆缘业转,苦乐齐受,若受胜报荣誉之事,皆是过去宿因之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不增减,八风不动,冥顺于道,谓之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四、称法行,性净之理名之为法,法体无悭贪,顺之而行檀,乃至法体明朗而无痴闇,顺之而行般若,如是称法而行六度,名为称法行。见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鍊意志。
随缘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假之一。应缘说假者之假也。如三乘教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四假之一。(参见:四假)
(术语)四假之一。应缘说假者之假也。如三乘教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四假之一。(参见:四假)
四假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三乘之根性说三乘之教门是也。三对缘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竟不可得,是名就缘假。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之法藏,四谛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为释经也),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为破外计也),百论多用对缘假(为破常无常之二边也)。【又】成实论亦说四假。(参见:假)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成实论中又明四假:一因生假,一切之有为法,由因而生皆为无性,故名因生假,如六因四缘生诸法。是前三假中之法假。二缘成假,如揽五蕴成人,捉四境成家。是前三假中之受假。三相待假,如长短等相待而立。四相续假,如一念之色声,不成身语业,色声相续,方成身语业。见大乘义章一,俱舍光记三十。
(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假之义也。二随缘假,如随三乘之根性说三乘之教门是也。三对缘假,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假,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竟不可得,是名就缘假。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之法藏,四谛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为释经也),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为破外计也),百论多用对缘假(为破常无常之二边也)。【又】成实论亦说四假。(参见:假)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成实论中又明四假:一因生假,一切之有为法,由因而生皆为无性,故名因生假,如六因四缘生诸法。是前三假中之法假。二缘成假,如揽五蕴成人,捉四境成家。是前三假中之受假。三相待假,如长短等相待而立。四相续假,如一念之色声,不成身语业,色声相续,方成身语业。见大乘义章一,俱舍光记三十。
随缘化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缘教化众生也。
(术语)随缘教化众生也。
随缘不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随缘动作之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起万有,故曰随缘不变。(参见:随缘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虽随千差万别的机缘,但本体不变。
(术语)有随缘动作之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起万有,故曰随缘不变。(参见:随缘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虽随千差万别的机缘,但本体不变。
随缘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法相三论于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为体,万物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为实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为不变真如。二为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边,虽如彼权大乘所言,然谓真如不止于不变之一边,更有随缘之用,应外来之缘而现森罗万象,犹如不变之水,依外缘之风,而起千波万波也。其所起之波,犹不失水之性,森罗万象之事相,犹无变不变之真如性者,故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也。盖真如有随缘之德,故真如即万法也。而真如又具不变之性,故万法即真如也。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同义记中本曰:「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中略)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金錍论曰:「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佛学常见辞汇】
二种真如之一。(参见:二种真如)
【三藏法数】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术语)如法相三论于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为体,万物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为实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为不变真如。二为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边,虽如彼权大乘所言,然谓真如不止于不变之一边,更有随缘之用,应外来之缘而现森罗万象,犹如不变之水,依外缘之风,而起千波万波也。其所起之波,犹不失水之性,森罗万象之事相,犹无变不变之真如性者,故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也。盖真如有随缘之德,故真如即万法也。而真如又具不变之性,故万法即真如也。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同义记中本曰:「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也。(中略)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也。」金錍论曰:「应知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佛学常见辞汇】
二种真如之一。(参见:二种真如)
【三藏法数】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随缘真如之波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变真如比水,随缘真如较波。此波有二,根本无明为缘,搅乱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随缘真如之波也。又吹于大悲之风,现种种之境,化种种之身,布种种之教者,佛菩萨为他随缘真如之波也。
(术语)不变真如比水,随缘真如较波。此波有二,根本无明为缘,搅乱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随缘真如之波也。又吹于大悲之风,现种种之境,化种种之身,布种种之教者,佛菩萨为他随缘真如之波也。
随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佛之设教,一随众生之机也。最胜王经二曰:「随机说法利众生。」瑜伽释曰:「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戒疏一上曰:「适化无方,随机隐显。」
(术语)谓佛之设教,一随众生之机也。最胜王经二曰:「随机说法利众生。」瑜伽释曰:「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戒疏一上曰:「适化无方,随机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