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赶浪头(趕浪頭)  拼音:gǎn làng tou
1.赶流行。如:「每当巴黎推出新的流行服饰,大家就忙著赶浪头。」
2.出风头。如:「他坚守岗位,不赶浪头,所以人际关系很好。」
《漢語大詞典》:浮票
浮签。粘在书本或文稿上注出意见、便于随时揭去的小纸条。 明 王世贞 《答李驹书》之一:“见吾姪浮票中议拟数条,甚当。”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元稿返上,略商数字,识以浮票,未知有当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卷面用浮票填写姓名坐号,卷后用弥封。”
《國語辭典》:怀铅提椠(懷鉛提槧)  拼音:huái qiān tí qiàn
椠,木简。怀铅提椠指随身携带笔简,以便随时随地的记录或著述。《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也作「怀铅握椠」、「怀铅握素」。
《國語辭典》:活期存款  拼音:huó qí cún kuǎn
存款人凭存摺或依约定方式,随时提取的存款。简称为「活存」。
《國語辭典》:不时之须(不時之須)  拼音:bù shí zhī xū
随时的需要。宋。苏轼 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也作「不时之需」。
《国语辞典》:不时之需(不时之需)  拼音:bù shí zhī xū
随时的需用。《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却毫不介意,赶著写信到家里汇出二万银子,以备路上不时之需。」也作「不时之须」。
分类:随时需用
《國語辭典》:常备军(常備軍)  拼音:cháng bèi jūn
国家常备的正规部队。《清史稿。卷一三二。兵志三》:「曹鸿勋以贵州各军于光绪二十六年改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共二十四营。」
《國語辭典》:备忘录(備忘錄)  拼音:bèi wàng lù
1.记载各种事项,来帮助记忆的本子,称为「备忘录」。
2.一种国际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对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点,及帮助己方在作口头说明时勿有遗漏。提出备忘录,系由代表亲自面交对方,在文件上签下时间、地点即可。其性质较照会简单。
《國語辭典》:保释(保釋)  拼音:bǎo shì
刑事未决的嫌疑犯,提出相当保證,由法院暂时释放之,称为「保释」。
《漢語大詞典》:地电
地球内部不稳定的自然电流。其在地下空间中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可用于解决矿产、地质构造和地震研究问题。常通过视电阻率、自然电位和地电流的观测来研究。
《漢語大詞典》:衬领
为避免领子易脏而衬在外衣领子里面的领子,可随时取下来洗涤。也叫“护领”
《國語辭典》:日引月长(日引月長)  拼音:rì yǐn yuè cháng
形容事物随著岁月的累积而日渐增长。唐。白居易 策林二。二十一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益其侈,下成其私。」
《漢語大詞典》:卷席而居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唐 沈亚之 《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 寿春 ,屠 马塘 ,走其守 令狐通 ,焚 霍丘 , 淮南 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
《漢語大詞典》:简谐振动
又称“谐振动”。物理量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过程。如弹簧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正弦交流电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简谐振动的规律。
《漢語大詞典》:脉动电流(脈動電流)
方向不变、强度随时间周期性改变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