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陷假
犯有过失。假,通“ 瑕 ”。《汉书·王莽传上》:“ 霍光 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五:“ 师古 训假为升,则陷假二字,义不相属,乃云被陷害而去所升之位,其凿也甚矣。余谓假读为‘瑕’,陷瑕离朝,谓陷於瑕,謫而去其位……瑕与假古字通。”
分類:有过过失
《漢語大詞典》:陷堕(陷墮)
犹坠落。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观》:“三雎逐蝇,陷堕釜中,灌沸弇殪,与母长决。”
分類:坠落
《漢語大詞典》:陷怼(陷懟)
陷害怨恨。《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如此之日,姦谗并起,更相陷懟,转成嫌贰。”
分類:陷害怨恨
《漢語大詞典》:陷瑕
陷于过失。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陷瑕委厄兮,固衰世之道。”参见“ 陷假 ”。
分類:陷于过失
《漢語大詞典》:陷假
犯有过失。假,通“ 瑕 ”。《汉书·王莽传上》:“ 霍光 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五:“ 师古 训假为升,则陷假二字,义不相属,乃云被陷害而去所升之位,其凿也甚矣。余谓假读为‘瑕’,陷瑕离朝,谓陷於瑕,謫而去其位……瑕与假古字通。”
分類:有过过失
《漢語大詞典》:陷灭(陷滅)
犹言陷害诛灭。南史·沈约传:“﹝ 沈林子 ﹞年十三,遇家祸,既门陷祅党,兄弟并应从诛,而 沈预 家甚强富,志相陷灭, 林子 兄弟沈伏山泽,无所投厝。”
分類:陷害诛灭
《漢語大詞典》:陷挠(陷撓)
屈从。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及 袁绍 父子威力加于朔野,远结 乌丸 ,与为首尾,前后召 畴 ,终不陷挠。”
分類:屈从
《韵府拾遗 麌韵》:陷浦
柳宗元诗游鳞出陷浦
《漢語大詞典》:陷脱
消沉失落。 宋 苏舜钦 《送外弟王靖序》:“自以为胜物也,习惰志覆,安久质变,不知诚性之日陷脱也。”
分類:消沉失落
《漢語大詞典》:伤陷(傷陷)
中伤陷害。后汉书·蔡邕传:“如臣父子欲相伤陷,当明言臺阁,具陈恨状所缘。”
分類:中伤陷害
《漢語大詞典》:填陷
见“ 填馅 ”。
《國語辭典》:填馅(填餡)  拼音:tián xiàn
无故被牵连而成为牺牲品。《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委曲你们几个,算是填了馅。」
《漢語大詞典》:坍陷
崩塌、陷落。例如:地震使这里的地面坍陷了一大块。
分類:崩塌陷落
《漢語大詞典》:陷坎
即陷阱。《水浒传》第六十回:“贫道作起道法,教这三人在阵中前后无路,左右无门。却于坎地上掘一陷坎,直逼此三人到于那里。两边埋伏下挠钩手,準备捉将。”
分類:陷阱
《韵府拾遗 陷韵》:滞陷(滞陷)
魏书刁雍传臣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轻车来往犹以为难设令载谷不过二千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
《漢語大詞典》:营陷(營陷)
陷害。 宋 范仲淹 《述梦诗》序:“虽姦党营陷,而义不杇矣。”
分類:陷害
《漢語大詞典》:沈陷
亦作“沉陷”。
(1).沦陷。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熹皇 初御, 辽左 沉陷,弯弓跃马,仇讐是寻。”
(2).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陷落下去。如:正桥基础没有位移的沉陷。
(3).沉沦,陷入不好的境地或不愉快的情绪之中。《花城》1981年第5期:“一位老迈的、心力交瘁的他正沉陷于回忆、反省、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