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陷坚(陷堅)
攻打、攻入坚固的阵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孟 年老, 潁阴侯 彊请之,鬱鬱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 吴 军中。”文选·左思〈吴都赋〉:“士有陷坚之鋭,俗有节概之风。” 刘逵 注:“ 太公 《阴符经》曰:无坚不陷。”宋书·蒯恩传:“﹝ 蒯恩 ﹞常陷坚破阵,不避艰嶮。”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明日 龚 復先登陷坚,虏以数万骑蹂之,一鼓而尽。”
《國語辭典》:摧陷  拼音:cuī xiàn
挫折破坏。《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无不摧陷。」
《漢語大詞典》:陷敌(陷敵)
冲入敌阵。六韬·战骑:“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宋史·张令铎传:“ 令鐸 性仁恕,尝语人曰:‘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
分類:敌阵
《國語辭典》:倾陷(傾陷)  拼音:qīng xiàn
加害他人。《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吾儿为奸党倾陷,未明曲直。」
分類:陷害
《韵府拾遗 陷韵》:身陷
魏书常景传身陷于禄利言溺于是非
分类:身陷
《漢語大詞典》:陷失
因失误而亏损。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若朝廷尽行臣言,必有五利。纲梢饱暖,惜身畏法,运餽不大陷失,一利也。”
分類:失误亏损
《漢語大詞典》:排陷
(1).排挤陷害。汉书·严主父严贾等传赞:“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严 贾 出入禁门招权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宋书·五行志四:“是时 吕壹 作威用事,詆毁重臣,排陷无辜。” 宋 陆游 《跋欧阳文忠公疏草》:“非独不明诸公之谗也,身亦堕排陷之中, 滁州 之謫是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自来假小説以排陷人,此为最怪,顾当时説亦不行。”
(2).谓安排陷坑陷人。《水浒传》第八六回:“我那支军马,有十数个头领,三五千兵卒,正不知下落何处。我想也得好一片地来排陷他。”
《國語辭典》:陷身  拼音:xiàn shēn
为某种外在情境所困。如:「因逃生不及,他最后陷身于火窟中。」
《國語辭典》:陷入  拼音:xiàn rù
进入某一种境况中。如:「陷入绝境」、「陷入沉思」。
《國語辭典》:挤陷(擠陷)  拼音:jǐ xiàn
蓄意陷害他人。《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又杨炎罪不至死,𣏌挤陷之而相关播。」
分類:陷害
《漢語大詞典》:枉陷
(1).冤枉陷害;无故陷害。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横为故 齐王 冏 所见枉陷,诬臣与众人共作禪文。” 唐 李山甫 《风》诗:“能将尘土平欺客,爱把波澜枉陷人。”
(2).无辜而陷入。宋史·吕陶传:“今立法太严,取息太重,遂使良民枉陷刑辟,非陛下仁民爱物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陷城
倒塌的城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郭东有 五鹿墟 ,墟之在左右多陷城。”
分類:倒塌城墙
《漢語大詞典》:坎陷
(1).犹下陷,塌陷。 唐 牛僧孺 《岑顺》:“其亲人潜备锹鍤……荷鍤乱作,以掘室内八九尺。忽坎陷,是古墓也。”
(2).指低洼。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景皇陵》:“ 景皇陵 在 金山 口,距 西山 不十里。陵前坎陷,树多白杨及椿。”
《漢語大詞典》:诱陷(誘陷)
诱骗陷害。 宋 洪迈 《夷坚志补·临安武将》:“盖少年多资,且不解事,故为恶子所诱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姐本清修中人,为妺设计诱陷,身后不得再证仙班,是妹之过也。”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引6月11日《申报》:“商会长 黄秉荣 违公议,囤某货,寒(十四日)晚诱陷学生,纠人殴伤甚重,间有死者,激成公愤。”
分類:诱骗陷害
《漢語大詞典》:陷刑
谓犯罪。《孔子家语·五刑》:“虽有姦邪盗贼靡法妄行之狱,而无陷刑之民。”
分類: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