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险韵(險韻) 拼音:xiǎn yùn
制作旧诗,以生僻艰涩的字为韵脚。宋。
王禹偁 〈〉诗:「分题宣险韵,翻势得仙棋。」《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王庭筠传》:「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
《漢語大詞典》:尖叉
“尖”、“叉”均旧诗中之险韵,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其一末韵为“试扫 北臺 看 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韵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
《冰柱》忆 刘叉 ”。造语自然,无趁韵之弊。其弟 辙 与 王安石 步原韵所和诗及 苏 再用前韵所作诗,其造语押韵亦复自然。世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 清
黄景仁 《次韦进士书城见赠移居四首原韵奉酬》之一:“有牀眠曲尺,无雪赋尖叉。” 清
梁章钜 《喜雪唱和诗》:“素怯尖叉造句难, 东坡 借雪每生澜。” 清
秋瑾 《意难忘》词:“炉烟销馝馞,箔影斗尖叉。”
《漢語大詞典》:斗韵(鬥韻)
亦作“鬭韵”。 谓联句或赋诗填词时以险韵竞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慧拾 孟 韩 ,转相鬭韵,失之六也。”
《漢語大詞典》:恶韵(惡韻)
险韵,难押的韵。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卷四:“余在城时,常与客联句,初无虚日,小酌求押,或穷韵相角,或押恶韵。” 宋
苏轼 《和田仲宣见赠》:“好诗恶韵那容和,刻烛应须便置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