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奥阻
幽深险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地当南山奥阻,曾无至者。” 清 戴名世 《蓼庄图记》:“ 西山 面之, 浑河 遶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 清 陈梦雷 《华严岭》诗:“此山实奥阻,往来道不借。”
《漢語大詞典》:冒崄(冒嶮)
不顾险阻。南史·孝义传上·庾道愍:“至南而去 交州 尚远,乃自负担冒嶮,仅得自达。” 宋 苏轼 《入峡》:“伐薪常冒嶮,得米不盈甔。”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阻夐
险阻遥远。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 秦 峰阻夐, 浙 水悠长。” 隋 江总 《为萧太保谢仪同表》:“沧波阻夐,既杜 敬仲 之辞;关路悠长,致絶 赵襄 之让。”
分類:险阻遥远
《漢語大詞典》:险阸(險阸)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漢語大詞典》:险夐(險敻)
险阻而遥远。《南史·刘善明传》:“ 交州 险夐,要荒之表, 宋 末政苛,遂至怨叛。”
分類:险阻遥远
《漢語大詞典》:设隘(設隘)
(1).设置关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于峡,以讥禁行旅。” 熊会贞 疏:“盖因设关以察非常,故魏书·太宗纪《灵徵志》有 天门关 之称。”
(2).谓天设之险阻。 北齐 邢邵 《百官贺平石头表》:“ 大江 设隘,实限夷华, 前魏 观涛而退, 后魏 登山而反,声教不通,多歷年代。”
分類:关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层崄(層嶮)
高峻险阻。 宋 欧阳修 《三游洞》诗:“探奇冒层嶮,因以穷人境。”
《漢語大詞典》:关崄(關嶮)
关隘险阻。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今自京至边,并无关嶮。”
分類:关隘险阻
《漢語大詞典》:絓地
指艰险阻隘之地。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 曹休 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 江 ,易进难退,此兵之絓地也。” 胡三省 注:“絓,古卖翻,罥也。言其地险,师行由之,为所罥挂,进退不可也。孙子·地形篇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分類:艰险险阻
《漢語大詞典》:崇阻
高峻险阻。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仰嵓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
《漢語大詞典》:岨深
谓险阻重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分類:险阻重重
《漢語大詞典》:纡险(紆險)
盘曲险阻。后汉书·王充仲长统等传论:“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紆险。”南齐书·州郡志下:“水陆紆险,行逕裁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道经 峨嵋山 下,层峦叠嶂,道路紆险。”
分類:盘曲险阻
《國語辭典》:栈山航海(棧山航海)  拼音:zhàn shān háng hǎi
筑栈道攀登高山,以船只航渡大海。形容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踰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分類:踰越险阻
《國語辭典》:万水千山(萬水千山)  拼音:wàn shuǐ qiān shān
山河众多而交错。形容路途遥远险阻。唐。贾岛 送耿处士诗:「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西游记》第四○回:「你在东胜神洲,他这里是西牛贺洲,路程遥远,隔著万水千山。」也作「千山万水」。
《漢語大詞典》:隈碍(隈礙)
深曲险阻。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蜀 汉 之土与 秦 同域,南跨 邛 笮 ,北阻 襃斜 ,西即隈碍,隔以 剑阁 ,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
分類:深曲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