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咽领(咽領)  拼音:yān lǐng
咽喉、颈部。比喻地势险要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华传》:「贼欲绕出巡后以扰江淮,巡退军睢阳,扼东南咽领。」
《漢語大詞典》:无忧城(無憂城)
唐 代 吐蕃 对 维州 的称号。以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故称。后改名 威州 ,故址在今 四川省 阿坝藏族自治州 东南部。新唐书·吐蕃传下:“州南抵 江 阳 岷山 ,西北望 陇山 ,一面崖,三面 江 ,虏号 无忧城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李卫公 云:‘ 维州 , 土蕃 得之,号曰 无忧城 。’ 景祐 中,或以其与 潍州 名相乱…… 仁宗 曰:‘此足以威西戎。’乃改曰 威州 也。”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州凭恃险阻,控扼要衝。《唐史》:‘ 神龙 中州没於 吐蕃 , 吐蕃 号曰 无忧城 。’”
《漢語大詞典》:厄险
险要之地。
《漢語大詞典》:隘阻
险要阻塞。荀子·议兵:“然而 秦 师至而 鄢 郢 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
分類:险要阻塞
《漢語大詞典》:绕溜(繞霤)
(1).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以地势险要著称。后常用以代指险固之地。《汉书·王莽传中》:“ 绕霤 之固,南当 荆楚 。” 颜师古 注:“谓之 绕霤 者,言四面塞阸,其道屈曲,谿谷之水,回绕而霤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绕霤 未足言其固, 郑 白 未足语其丰。” 吕延济 注:“ 绕霤 , 关 内固险,以绕京师如屋霤也。”
(2).指环绕下注之水。 宋 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诗之一:“千嶂承宇,百泉绕霤。”
《漢語大詞典》:岨固
险要而便于固守。《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琅邪 、 石首 ,襟带岨固, 新垒 、 东墉 ,金汤是埒。”
分類:险要固守
《漢語大詞典》:险阸(險阸)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漢語大詞典》:隘曲
扼守险要的部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姚仲 ﹞次以己所统部军六千四百十有八为四阵,随势便利分列之,又以统制官 姚志 所部兵为后拒,列为隘曲。”
《漢語大詞典》:阨险(阨險)
险要之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 幼日王 守其阨险,轻骑诱战,金鼓一震,奇兵四起,生擒 大族 。”
《漢語大詞典》:阨隘
狭窄、险要。 清 朱彝尊 《游晋祠记》:“ 桑乾 滹沱 ,乱水如沸汤……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 雁门 句注 ,坡陀阨隘。”
分類:狭窄险要
《漢語大詞典》:断险(斷險)
占据、截断险要之处。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兵虽多何益!”
《漢語大詞典》:辽险(遼險)
遥远险要。拾遗记·周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神智之所绥化,遐邇之所来服,靡不越岳航海,交賮於辽险之路。”
分類:遥远险要
《漢語大詞典》:距险(距險)
据守险要之地。距,通“ 拒 ”。国语·郑语:“ 武王 之子, 应 韩 不在,其在 晋 乎!距险而隣於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启。” 韦昭 注:“距,距守之地险也。”史记·东越列传:“兵未踰岭, 闽越王 郢 发兵距险。”汉书·高帝纪上:“ 沛公 虽欲急入 关 , 秦 兵尚众,距险。” 颜师古 注:“依险阻而自固以距敌。”
《漢語大詞典》:鱼笱门(魚笱門)
门如鱼笱。比喻险要关隘。
《漢語大詞典》:争恶(争惡)
争夺险要之地。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祁穀侯 繒贺 ﹞战 彭城 ,斩 项籍 ,争恶,絶 延璧 ,侯,千四百户。” 颜师古 注:“争恶,谓争恶地。”